“應對氣候變化”將成為“十二五”規劃中的一大亮點。近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接受《中國投資》專訪時表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單獨一章內容列入了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凸顯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在“十二五”時期的重要性。
國際談判任務艱巨
《中國投資》:今年還將召開南非德班會議,您能否介紹一下國際氣候談判的形勢?該如何把握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新形勢?
解振華: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不爭的客觀事實,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第4次評估報告,近百年來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74攝氏度,未來100年還可能上升1.1-6.4攝氏度。科學界普遍認為,工業革命以來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起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全球酷暑、干旱、洪澇等極端氣候事件頻發,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各國的現實威脅,要求減排溫室氣體的呼聲日漸增強。各國加強合作,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已是大勢所趨。同時,低碳產業和低碳技術發展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新領域,我國未來產業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
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際社會已經進行了近20年的談判,先后形成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巴厘路線圖”等成果,2009年的哥本哈根大會最后形成了《哥本哈根協議》這一政治文件,去年坎昆會議形成了《坎昆協議》這一階段性成果。盡管坎昆會議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要完成國際談判,達成各國都能接受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議,任務還十分艱巨。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歷史階段,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大,增速快。我國已經不可能像發達國家工業化時期一樣無約束地排放溫室氣體,必須從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長遠利益出發,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受害者。據觀測,近幾年中國平均氣溫升高了1.1攝氏度,氣候變化導致災害性氣候事件頻發,近幾年我國先后遭受了夏季高溫和冬季多年不遇低溫侵襲,部分地區發生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為嚴重的持續性特大干旱,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近10年,我國因極端氣候事件造成的年均經濟損失達2000多億元,年均死亡2000余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既是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需要,也是對人民負責任的表現。同時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國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但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并沒有根本轉變,經濟在快速增長的同時,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資源,能源資源緊張成為未來發展的一大瓶頸。從能源資源消耗強度看,目前我國已是世界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最高的國家之一,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不僅高于發達國家,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我們不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繼續以粗放型發展和傳統的工業化道路推進現代化,不但我國能源資源支撐不住,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空間也極其有限。
“十二五”:綠色低碳發展
未來10年,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完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將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
《中國投資》:您能否介紹一下“十二五”規劃中,針對應對氣候變化提出了哪些要求和任務?
解振華:“十二五”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即將審議通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綱要》是未來5年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明確“十二五”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綠色低碳發展作為重要的政策導向之一。《綱要》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單獨列為一章,與“十一五”規劃相比,可以看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在“十二五”時期的位置。《綱要》確定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以及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和森林蓄積量等作為約束性指標,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要求,明確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適應氣候變化影響和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重點任務。
《中國投資》:“十二五”規劃設定了碳強度下降指標,您能否談談實現這些指標應從哪些方面著力?
解振華:目前,各國都意識到需要朝著建設低碳社會轉變,通過技術創新,構建更為可持續的生產、消費和生活方式,從而為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和增加就業創造更多機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大勢所趨。為落實我國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推動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了201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新增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量等具體指標。實現這些目標任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想重點應從以下3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加快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過去那種拼速度、拼數量的發展方式導致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是不可持續的。我們要改變片面追求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發展理念,把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衡量經濟發展成果的一項重要標準,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這次編制“十二五”規劃,各地提出的未來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都比較高,經過有關方面做工作,目前各地也都意識到粗放發展模式不可持續,有的地區主動調低了發展速度。
二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這既是“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也是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要通過政策調整和體制創新,促使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資源投入帶動向主要依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資金和物質要素投入帶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帶動轉變,由偏重于增加物質財富向更加注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轉變。
三是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和消費模式。要加快調整經濟結構,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加快低碳技術和產品研發應用,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加強生態建設,增加森林碳匯,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逐步形成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能源、工業、交通、建筑體系,在全社會倡導低碳消費模式。
《中國投資》:您認為未來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可能會面臨哪些新的問題和挑戰?
解振華:“十一五”期間,我國基本完成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標,但這個過程非常艱難。未來10年,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完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并通過這一目標的落實,推動我國的綠色低碳發展,將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
比如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問題,“十二五”規劃《建議》已經明確提出,如何抓好落實,既保證我國經濟增長對能源消費的合理需求,又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值得好好研究。又如在分解落實“十二五”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標方面,不僅要分解到地方,也要研究如何有效分解到行業和企業,并參照國際經驗,通過制定行業減排目標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再如利用市場機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但目前我們面臨的困難還比較多,各方面條件尚未完全成熟,我們要加緊開展相關的能力建設和制度設計,同時加緊開展試點示范工作。
應對氣候變化:制度先行
國家發改委正在編制《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1-2020)》
《中國投資》:今后國家發改委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解振華: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目標需要我們付出不懈的努力,“十二五”時期,加強制度和能力建設是一項重點工作。
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抓緊編制《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1-2020)》,在征求有關部門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后,爭取盡快報批,用于指導全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同時,也要抓緊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立法工作,為使工作走向法制化軌道奠定基礎。
要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開發,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的支撐作用;會同財政部門,共同研究加大氣候變化工作的資金支持力度,提高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和措施的實施保障能力;結合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加速培養專業人員,提高編制地方和行業排放清單的技術能力。
積極適應氣候變化 廣泛開展國際合作
《中國投資》:您談到,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也是氣候變化的受害者,如近年來的極端氣候事件帶來重大損失,那么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應有哪些應對舉措?
解振華:減緩和適應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對于氣候變化已經和將要帶來的影響,必須采取適應性措施,減輕其造成的損失。
“十二五”時期,適應氣候變化要特別重視應對極端氣候事件能力建設,在生產力布局、基礎設施、重點項目評估和建設中,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因素。為此,應抓緊制定適應氣候變化戰略,明確適應氣候變化的原則、目標和重點任務。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應堅持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推進適應氣候變化,從長遠戰略的角度,使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結合起來;堅持重在預防,加強對氣候變化影響規劃的研究,做出科學預測,建立危機管理體制和防災體系,做到防患于未然;堅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資金和技術條件、自然環境和氣候變化的影響等特征確定必要的適應性措施;堅持廣泛參與,在適應戰略和相關政策的制定與評價過程中,加強溝通和協調,強調利益相關者的有效參與。同時,要加快適應技術研發推廣,提高農業、林業、水資源等重點領域和沿海、生態脆弱地區適應氣候變化水平;加強對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的監測、預警和預防,減少災害損失。
《中國投資》: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有哪些舉措?
解振華:應對氣候變化已逐漸成為國際合作的重要潮流。中國作為人口最多、經濟增長迅速的發展中大國,日益成為國際多邊機構開展國際合作的重點。目前世行、亞行、歐洲投資銀行、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多邊機構和法國、德國、英國等國都已與我們建立了順暢的合作渠道,開展了多項應對氣候變化合作項目。氣候變化也正在成為我國與發展中國家開展“南南合作”的重要內容。今后我們將組織和引導各地,進一步加強國際務實合作,把國際社會的資金、技術和經驗引進來,增強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提高低碳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同時,也要把地方和企業一些好的做法、經驗推廣出去,加強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