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環保廳3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十二五”期間,山西省將全力打造全國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省級環保物聯網。
“十一五”以來,山西省環保廳歷時4年,先后投資10億多元人民幣,基本建成和投運了全省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對空氣質量、企業環保設備、工況等基本情況進行了感知和應用。一個集監測、監視、監控和監管四位一體的全國最大的省級環保物聯網應用體系初步形成。
“十二五”期間,山西省環保物聯網建設將重點解決目前環保感知范圍局限,覆蓋范圍不廣;缺乏數據和資源共享、出現“數出多門”和“信息孤島”等問題。
山西省環保廳擬通過環保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建設,對環境質量、污染源、風險源等三類重點監測對象進行感知,逐步形成天地一體化全覆蓋監控體系,力爭在全省范圍內盡快建成“全面覆蓋、全程掌控、重點突出,運行有效”的環保物聯網體系,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生命周期環境管理”,并推進環保物聯網的標準化工作。
山西省環保物聯網建設將圍繞三條主線展開。第一條主線為環境質量保障和環境安全防控,重點感知地表水等環境質量對象,對工業企業等污染源以及放射源、重金屬等風險源建立環境預警預測和風險防范機制。第二條主線為節能減排與總量控制。涉及排污濃度、工藝等六大智能化領域將規劃制定、環評審批等統一到同一個環保物聯網體系中。第三條主線為生態修復與環境治理,建立流域治理、農村環境治理、礦山恢復治理和土壤修復治理等四大生態治理領域的測控、預警與評估體系,動態監控環境修復治理全過程,為全面推進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