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7月30日在“第二屆全球綠色經濟財富論壇”上表示,“十一五”期間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我國以能源消費年均6.6%的增速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11.2%的增速,遏制了能源消耗強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上升的勢頭。
解振華強調,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的完成緩解了能源供需的矛盾,這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首先,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由“十五”時期的1.04下降到0.59,節約能源6.3億噸標準煤,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利支撐。
其次,扭轉了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階段,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上升的趨勢。"十一五"期間,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能耗下降了19.1%,全國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的排放總量分別下降了14.29%和12.45%。
第三,促進了結構優化升級,重點行業先進生產能力比重明顯提高,大型高效裝備得到推廣和應用。2010年與2005年相比,電力行業三十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占火電裝機容量的比重,由47%上升到71%。鋼鐵行業一千立方米以上的大型高爐的比重,由21%上升到52%。
第四,推動了技術進步,重點行業主要產品單位能耗均有較大幅度下降,能效整體水平得到提高。2010年與2005年相比,火電供電煤耗由每千瓦時370克降到335克,下降了9.5%。中鋼綜合能耗,由694千克標準煤降到605千克標準煤,下降了12.8%。
第五,環境質量有所改善。根據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監測,2010年達到二級標準以上的城市比例由2005年的42.5%上升到72.6%。
第六,中國應對氣侯變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十一五”期間節能6.3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4.6億噸,體現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