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以來,北京、大連、武漢、廣州、深圳、重慶、杭州等城市輪番上演了“暴雨淹城”的景象,影響之廣、程度之強為近年罕見。
實際上,近些年來,城市遭遇嚴重氣象災害的事例,屢見不鮮,引發社會各界對城市公共管理、防災減災的廣泛關注。
面對氣象災害,城市為何如此脆弱?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城市氣象災害出現哪些新特點?在城市化進程中,如何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御?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城市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增加、強度增大
人們曾經感嘆:城市化是如此便利與美好,生活在城市真好。但現在,我們發現,城市面臨的各種災害風險還真不小。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鄭江平說,城市經常遭遇的氣象災害包括暴雨引發內澇、干旱缺水、高溫、雷電、霾、大風等,城市氣象災害呈現影響大、范圍廣、損失嚴重的特點,經常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面對氣象災害,城市為何如此脆弱,甚至不堪一擊?
在一些專家看來,這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關系密切。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城市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增加、強度增大,從而使城市氣象災害的后果愈加嚴重。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丁一匯表示,地球的氣候系統是一個由大氣、海洋、冰、生物和陸地構成的復雜系統。近年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出現了趨強增多之勢。造成天氣氣候異常的原因很復雜,但最直接的原因還是水循環發生了變化、大氣環流出現了異常,這種異常變化反映了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
丁一匯說,全球氣候變暖對于水循環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氣候變暖后,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氣溫都會增加,蒸發蒸騰量增加,大氣中水汽含量也會增加,從而增加了水循環的強度。其二,全球氣候變暖會增加大氣的“持水能力”,也就是說,大氣中可容納的水分更多了。大氣的含水量達到飽和狀態,降水條件一具備,就會發生降水。由于大氣“吞噬”的水汽更多了,降水強度會因此加強,從而可能導致洪澇災害。
此外,氣候變暖還導致大氣環流出現異常。氣候變暖改變了地球的熱量平衡,減弱了大氣環流的緯向(東西方向)流動,但增強了大氣環流經向(南北方向)流動。緯向型大氣環流減少,經向型大氣環流增多,南北熱量、水汽交換加強。這種情況下,天氣往往異常。
“全球氣候變暖后,水循環發生變化,大氣環流出現異常,原有的天氣氣候變化規律被打亂,造成了今天異常天氣氣候事件不斷發生的復雜局面,導致干旱和暴雨共存,干旱現象越來越多、面積越來越大,同時雨越來越強,小到中雨頻率普遍減少,而大雨與暴雨強度和頻率增加。”丁一匯說。
城市使局地氣候特點和生態環境發生變化,具有“放大”氣象災害的作用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說,“高風險的城市,不設防的農村”是對近年來氣象災害影響特點的一個概括。隨著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加快,城市防御氣象災害的脆弱性暴露出來。
事實上,除了天氣時常“走極端”,城市自身也具有“放大”氣象災害的作用。例如,即使是四五級風穿越城市,也可能導致局地風速增大,造成風災,這就是由城市街道兩側高樓形成的“狹管效應”造成的。
研究顯示,當城市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由于人類活動密集,城市下墊面(指與大氣下層直接接觸的地球表面)和地貌的改變,會使城市局地氣候特點和生態環境發生變化,使城市氣象災害打上人類活動的印跡。城市渾濁島、熱島、干島、濕島和雨島效應的存在,都與此有密切關聯。
暴雨洪澇是城市面臨的主要氣象災害之一。鄭江平指出,在城市高層建筑集中區,熱島環流有利于城市上空的熱對流發展,容易引發暴雨。此外,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有利于凝結核的形成,可能使城區降水量比郊區更多一些。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的加劇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綠地減少,熱島效應明顯,使城市高溫現象越來越突出,威脅到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城市供水、供電緊張,嚴重影響到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
城市規劃和布局中存在的問題,使得城市的供電、供水、供氣、通信、交通等生命線系統易受氣象災害的嚴重影響。另外,城市排水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不夠完善,再加上大面積硬化,到處是鋼筋水泥,降雨時滲透性不好,水不容易入滲,也容易形成積水內澇等災害。
面對越來越強的降雨、日益頻繁的“怪天氣”,作為防災減災“消息樹”、“發令槍”的城市氣象監測預警預報服務,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鄭江平說,近年來,北京、上海、廣州等部分大城市通過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等重大活動的舉行,提升了城市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預報服務能力,但目前全國城市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服務仍存在諸多薄弱環節,能力和需求之間仍有較大差距。
鄭江平表示,“早發現、早預警、早發布、早處置”的城市多災種早期預警體系在大部分城市尚未完全建立;城市突發性、局地性災害性天氣的短時臨近預報能力有待提高;快速便捷、多種手段并用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有待進一步建立完善;城市突發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體系、氣象災害防災減災工作機制、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應急服務系統等仍需健全完善。
有必要修訂傳統防御標準,在城市規劃建設中開展氣象災害風險評估
面對頻繁發生的氣象災害,城市如何才能減少風險,安然無恙?
丁一匯指出,我國城市規劃和建筑大多采用幾十年前的防御氣象等自然災害的強度標準設計。但在全球氣候變化大背景下,氣象等自然災害的分布格局和強度發生重大改變,尤其是其變化的幅度和速度與過去都不同,對這些原有的標準提出了新挑戰。
“因此,有必要修訂傳統防御標準,在城市規劃建設中進行防災減災能力評估,開展氣候變化引發的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科學規劃,增強城市排澇和生命線工程的抗災能力建設標準,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丁一匯強調。
秦大河院士也表示,為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城市氣象災害的特點,迫切需要政府將城市氣象災害管理列入城市化發展規劃之中,發揮城市氣象災害管理在日常運行過程中的審核和把關作用,真正做到統籌規劃,科學設計,合理發展。
專家指出,頻發的極端天氣,不僅考驗著政府部門的組織能力、應急管理水平,也考驗著國民的防災與避險意識。一方面,各級政府應組織開展氣象災害易發、多發區公眾廣泛參與的防災避災演練,提高全社會氣象防災減災意識,提高人民群眾自救互救能力。另一方面,在災害頻頻發生的今天,城市居民應該變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注意學習掌握有關防災減災科學知識和技能,提高應對災害天氣的能力。
提高氣象探測和預報預警水平,無疑也是重要的一環。
據鄭江平介紹,近年來,在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氣象部門特別是重點城市的氣象部門加強城市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服務系統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中央財政專門設立了城市氣象防災減災專項,支持氣象部門探索城市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有效途徑和科學方法,著力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水平和敏感行業的服務針對性,提升綜合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避免或減輕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的文件,對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風險評估、預警信息發布、部門合作聯動、基層社區防御等提出了具體要求。
中國氣象局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去年聯合印發了《國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2009—2020年)》,提出組織實施八大氣象災害防御工程,城市氣象災害防御工程列在第一位,包括建設完善城市近地邊界層大氣物理、化學成分立體觀測和城市自動化探測系統,發展城市區域精細化數值模式與大氣成分數值模式系統,完善城市氣象災害預警體系和城市突發事件氣象緊急響應系統等。
“《國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是我國第一個由國務院批準的氣象防災減災專項規劃。把這個規劃落實好,我們面對氣象災害時將更加從容,城市會更宜居、更和諧。”鄭江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