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我國第一家以增匯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為目標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成立大會在人民大會堂成功舉辦。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是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嘉漢林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發起,經國務院批準,于2010年7月19日在民政部注冊成立的,業務主管單位是國家林業局。
作為我國林業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公益性組織的開拓者,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堅持以發展碳匯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為己任,與國際談判進程同頻共振,與生態建設緊密結合,從廣泛動員全民捐資造林到創新培育公益項目品牌,從單一勸募模式到建設多樣化捐贈平臺,從實施營造林活動到幫助農民扶貧減困,業已走出了一條農民歡迎、社會支持,企業參與、公眾認可的增匯減排公益事業發展之路。
截至2011年7月30日,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已獲得來自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嘉漢林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山西潞安環保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東營三明林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數百家企業、組織以及個人的捐資1.64億元人民幣,在全國啟動碳匯造林試點項目12萬畝。其中,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使用國內外個人捐資400多萬元實施了內蒙古多倫“個人捐資碳匯林”,江西井岡山“國務院參事碳匯林”和北京“建院附中碳匯科普林”等公益項目,同期還部署了30片個人捐資碳匯造林點,為個人“參與碳補償,消除碳足跡”、“購買碳匯,履行義務植樹”,實踐低碳生活,創建了一種全新的低碳造林模式。1周年?機制創新
經過1年多的探索與實踐,在國家林業局的指導下,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先后與國家林業局造林司編制并實施了《碳匯造林技術規定(試行)》、《碳匯造林檢查驗收辦法(試行)》、《造林項目碳匯計量與監測指南》、《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技術規程(試行)》、《中國林業碳匯審定核查指南》等,建立了包括碳匯生產、計量、監測、核證、注冊等內容的技術標準,初步形成了符合國際規則并結合中國國情的、較為完善的林業碳匯管理和碳匯交易相關規則與技術標準體系。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所開展的碳匯造林等公益項目,可為企業提供“減排緩沖期”,助力企業提前儲存信用,實踐低碳生產,并為促進我國企業自愿減排和碳匯交易奠定基礎。
作為目前國內具有權威性和專業性的以造林增匯方式開展“碳中和”活動的公益機構,一年來,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成功組織開展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天津會議、第三屆中國生態文明與綠色競爭力國際論壇、2011年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2011中國綠色公司年會等大型會議“碳中和”項目以及國際竹藤組織等單位的年度“碳中和”活動;創辦了首屆“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倡導公眾通過“購買碳匯,足不出戶,低碳植樹”的方式參與國家生態建設,履行義務植樹責任,這些活動均受到了國內外廣泛關注,贏得了積極評價,初步創建并顯現出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公益活動項目的品牌價值。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所從事的是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關乎全球、惠及全人類,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全新事業,她將以制度完善、管理規范、運行高效、成效顯著為建設目標,不斷開拓前行,努力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