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正逐步從概念變為現實。
“最近我們規劃司把能源消費總量,給各省分解了指標。”在近日召開的國家能源局2010年度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頒獎暨交流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公開表示。
記者從多省發改委了解到,地方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認為能源總量控制的力度要比能耗強度指標更大,它將在很大程度上對地方的發展速度形成實質性約束。
地方一把手普遍關注
“能源消費總量的分解指標是在上上周下發的,目前只是征求地方的意見,我們省的數據還未確定,所以不便透露。”一位地方能源局官員對本報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總量分解的前提是國家的能源消費總量已經確定,而國家層面的總量數據曾經傳出41億噸、42億噸和40億-42億噸三個版本,最終數據需要由《“十二五”能源規劃》來定。
前述地方能源局官員對記者表示,在《“十二五”能源規劃》出臺之前,地方能源消費總量的分解將經歷一個復雜的地方與中央的博弈過程。
對此劉琦深有同感,他在上述交流會上表示,“總量分解的文件剛下達,很多省的官員就跑過來了,說書記省長都非常關心,而且要親自來。”
記者了解到,不少地方發改委,設置有專人研究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問題,并負責與國家能源局的溝通與對接。
關于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指標的性質也尚未明確。“如果是約束性指標的話,那么地方就會受到能耗強度指標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雙約束,在這種情景下,地方的GDP增速就被限定了。”前述地方能源局官員表示。
在他看來,這一指標在“十二五”很可能是作為指導性目標,否則會引起地方的反彈。“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前蘇聯,都未曾施行過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自我設限上我們一定要慎重。”一位能源專家對本報記者強調。
未來能源開發中心西移
在此次交流會上,國家能源局也提出了未來的能源開發總體格局,即在西部建設山西、鄂爾多斯盆地、西南、蒙東、新疆五個綜合能源基地,在中東部建設核電站的能源布局。
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吳瑞鵬指出,我國的東部地區能源產量占全國的13%,消費量占40%以上,西部地區產量47%,消費量24%,未來我國能源開發的中心將加快西移,既有的能源格局將發生改變。
此前,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司長江冰曾經公開表示,預計到2030年,西部的五個綜合能源基地的一次能源供應能力將占到新增能力的85%,構成中國一次能源的基本框架與格局。
吳瑞鵬預測了5個能源基地的生產預期。“由于山西的煤炭資源極為豐富,主要的外輸品種是煤炭和煤電,而煤炭大幅度的增產可能性不大。”
鄂爾多斯盆地能源基地煤炭儲量占全國35%左右,石油資源天然氣資源占10%左右,風能和太陽能非常豐富,因此到2030年煤炭產能可達12.3億噸,電力裝機裝機可達3億千瓦。
他預測,在新疆,到2020年新疆煤炭產量達到4億噸左右,油氣產量分別達到3800萬噸和550億方之后維持基本穩定,電力裝機可達1億千瓦左右。
而西南地區天然氣、頁巖氣資源豐富,同時集中了57%的水資源。他分析,未開發的水利資源幾乎全在西南地區,西南地區將成為南方天然氣和水電的供應主體。
在蒙東,其褐煤儲量居全國第一,吳瑞鵬分析,2020年蒙東的煤炭資源達到4億噸,并將成為華北、東北地區能源供應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