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調研座談會在成都召開。以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科院院士秦大河為組長的本次調研團,將用一周時間,通過座談會和實地調查的方式,深入成都、阿壩等地,對四川應對氣候變化、生態建設和綠色發展情況進行調研考察。省政協副主席吳正德主持10日的座談會并講話。
調研團此次調研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川在防災減災方面的經驗及成效,氣候變化對內陸森林、濕地、草原等生態系統的影響情況,地方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措施、行動的實施情況和效果,地方在水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方面的工作及效果,地方在推動碳交易市場、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方面的經驗,地方對實現“十二五”規劃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的約束性指標采取了哪些措施和存在哪些困難,提高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的政策建議等七方面。
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我省得到國家批準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累計達300余個,約占全國項目總數的十分之一,項目個數和減排量分別居全國第二位和第一位,這些項目每年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5000余萬噸二氧化碳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