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鼓勵與推動風電發展的特許權招標,到現在的規模控制與計劃管理,風電政策隨著行業的成長做出了新的調整
8月24日,國家能源局向各省下發了《關于“十二五”第一批擬核準風電項目計劃安排的特急通知》,安排全國擬核準風電項目總計2883萬千瓦,并將擬核準指標分解到各省,未列入計劃中的項目將不得核準,不能并網,也不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
這一控制風電開發的節奏、量化各地新建風電指標的舉措,被市場人士解讀為能源局將收緊風電的核準權。
與此同時,國家能源局下發了2011年第5號公告文件,批準了《大型風電場并網設計技術規范》等18項標準。這18項風電行業標準的實施,表明國家能源局正在加強對風電行業的管理。
對此,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能源局加強對風電開發的管理,主要背景是隨著我國風電開發規模的擴大,一些風能資源豐富地區出現了風電盲目建設的問題,有些項目建成后不能正常并網發電,因此,國家能源局要求地方對風電開發制定計劃,提出計劃的依據是風電發展規劃、前期工作、電力市場和并網條件。
同時,他也表示,由于風電規模的擴大,可再生能源的補貼缺口也在擴大,加強計劃管理將更有效利用有限的補貼基金。
雖然目前受電力市場的制約,風電發展速度會有所放緩,他表示積極推動風電發展的思路沒有變。風電能否繼續實現規模化發展,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思想認識、技術條件、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方面邁出步伐。
加強計劃管理防風電項目曬太陽
記者:最近能源局下發通知,加強了風電項目的核準管理,并對風電規模進行了總量控制,您能否介紹一下該政策?通知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史立山:“十一五”以來,我國風電發展很快,裝機容量已連續多年翻番增長,目前全國風電并網容量已超過4000萬千瓦,成為全球風電裝機容量最多的國家。但隨著風電裝機規模的擴大,在北方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出現了風電并網難和運行難的問題,有些風電場建成后不能正常運行發電。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區不顧市場條件盲目發展。風電建設不只是有風能資源就行,還必須要有電力市場,建風電場是為了發電運行,替代化石能源,不是為了建設風電而建設風電。為了促進風電的持續健康發展,提高風電的開發效益,國家能源局制定了加強風電建設管理的措施,要求地方加強風電開發的規劃和計劃工作,把落實風電市場和并網條件作為風電場建設的重要基礎
風電發展目標的制定和控制是比較難的,這和風電的特殊性和技術發展有關。在2004年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時,提出2010年風電發展目標是500萬千瓦,當時很多人認為這個目標訂得太高。考慮到風電發展會加快,2007年在發布《可再生能源“十一五”發展規劃》時,將2010年的風電發展目標調整為1000萬千瓦,實際上,2010年風電裝機超過了3000萬千瓦。目前提出的“十二五”風電發展目標是新增7000萬千瓦,到2015年,全國風電裝機達到1億千瓦。這個目標也是指導性的,并不是一個硬指標。過去制約我國風電發展的主要因素是設備制造,因為在“十一五”初期,我們還不能制造大型風電機組設備。目前制約我國風電發展主要因素是電力市場,這既與風能資源的分布與電力市場分布不均衡有關,也與風能資源的隨機和間歇特性有關。解決這些問題,既面臨技術方面的問題,也面臨管理方面的問題,與經濟政策和電力管理體制密切相關。因此,推動風電的持續健康發展,還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特別是需要在價格政策、補貼機制和電力管理體制上實現突破。
并網是風電項目開發的重要條件,最近能源局發布了《大型風電場并網設計技術規范》,這對規范風電發展將起到什么作用?
史立山:長期以來,我國風電行業技術標準主要是針對風機設備制造、材料使用、工程設計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相對來看,對風電并網技術規范重視不夠,主要采用水電和火電機組的并網標準。由于風電機組為低轉速發電技術,而且根據風速不同轉速也在不斷變化,為了滿足電力系統頻率和電壓品質的要求,風電機組設計采用變頻和變流技術,如果不對變流裝置進行專門設計,當電力系統電壓發生波動時,風電機組就會自動脫網,使電力供需平衡的系統出現不平衡。如果風電在電力系統中的比重很小,其自動脫網對電力系統影響不大,也不會有問題。但當風電在電力系統中的比重比較大時,其自動脫網就會對電力系統的穩定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在歐洲風電規模比較大的國家,對風電機組提出了“低電壓穿越”要求,要求風電機組在電網電壓發生波動的一定幅度和一定時間內,風電機組不能自動脫網。這次發布的《大型風電場并網設計技術規范》,對風電機組的低電壓穿越提出了明確要求,這也是這個規范最鮮明的特點。過去國家電網公司的企業標準已提出了這方面的要求,現在上升為國國家標準,表明大家對風電發展認識的深化。過去,風電裝機規模很小,對電力系統沒有任何影響,為了支持風電發展,對風電機組的性能要求不嚴,經過這幾年的快速發展,風電在一些地區的裝機規模已經很大,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比重也較大,如果發生脫網問題,對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影響很大,對風電機組性能提出更嚴格的要求是必要的,這對促進我國風電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補貼資金缺口在加大
記者:近來有稱風電項目的補貼也在降低,這是為什么?
史立山:我國對風電發展的支持主要體現在電價補貼,也就是給風力發電以相對較高的上網電價,目前,一般比當地常規能源發電的平均價格每千瓦時高0.2元左右。風電上網電價高出當地常規能源平均上網電價的部分,由在全國電力用戶征收的電費附加進行支付。近年來,我國風電發展很快,2010年風電發電量為500億千瓦時,2011年可能將達到700億千瓦時以上,此外還有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等也需要補貼,需要的補貼資金增加很快。目前,補貼資金是按每千瓦時用電量4厘錢征收的,雖然近年來用電量增加很快,但遠不能滿足新能源發電增長的需要。從現在來看,如果不能調增補貼資金的征收標準,今年新能源發電補貼資金的缺口是很大的。
現在來看,采用這種費用分攤進行補貼的做法,在新能源發電規模小的時候是可行的,現在新能源發電規模大了,這種辦法的管理就顯得很復雜,也不夠科學。而美國采取的稅收抵扣政策就更科學一些,只要你投資風電并發了1千瓦時的風電,你就可以在你所交的稅收中抵扣規定的電價。我認為,我們也應該研究更科學合理的政策措施,如稅收抵扣政策等。
記者:風電市場的需求也在下滑?
史立山:市場需求放緩是必然的。受風能資源和電力市場分布不均衡和風能資源的間歇性影響,在“三北”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建成的風電場已出現棄風問題。當然,這個問題是非常復雜的系統問題,既與風電本身的自然屬性有關,也與我國的電力系統以火電為主,抽水蓄能、天然氣發電等靈活調節電源比例比較低,系統調峰能力不足有關,同時也與尚未建立起適應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電力市場機制有關。
解決風電的市場問題,需要多管齊下。從開發角度看,在積極做好北方風資源好的地方風電發展工作的同時,要更加重視風資源不是太好、但電力市場沒有制約地方的風電發展問題,如安徽、江西和湖北等地,要轉變風電發展思路,更加重視分布式風電發展問題。經過近幾年的技術進步,采用長葉片或寬葉片風電機組等開發低風速資源的技術已經成熟,過去不具備發展風電的地方,現在也可以發展了。
真正解決風電的規模化發展問題,既需要擴大配置風資源的范圍,加強電網建設,也需要加強調峰電源建設,調整好不同利益主體的利益關系,包括電網企業和電源企業、常規能源企業和可再生能源企業等,更需要從體制和機制上進行創新,建立適應風電發展的電力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市場因素成制約
記者:您能否談談當前風電產業發展階段的特點?
史立山: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和新的起點。“十一五”以來,在《可再生能源法》和有關配套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很快,特別是風電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連續多年翻番增長,已經成為全球風電裝機最多的國家。風電裝備制造能力快速提高,已經具備了1.5兆瓦以上各類技術類型、多種規格產品的制造能力,基本滿足了我國陸地和海上風電開發需要,并正在走向國際市場。
隨著風電裝機規模的不斷擴大,新能源發展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社會對新能源發展的關注度顯著提高了,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投資新能源的積極性很高,可以說已經形成了千軍萬馬會戰新能源的局面。
但與此同時,風電發展的市場制約也突現出來。過去我國風電發展的主要制約是風機設備,而現在主要是市場因素和體制因素。另外,新能源產業的技術進步、標準規范、質量保證也面臨許多挑戰,近來風機質量事故不少,暴露了產業管理方面的問題。
所以,與5年前相比,我國風電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要以新的視野和思路來推動風電的發展。
記者:從最初的特許權招標,到風電大基地戰略,到現在的加強行業管理,風電政策隨著風電市場的發展不斷進行調整,那么我們對風電加快發展的思路是否產生了變化?
史立山:加快風電開發的思路是不變的。從現在來看,根本上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能源和環境制約,新能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很多發達國家已經把能源工作的重心轉移到了新能源上,這是歷史的必然。不過,也要看到,雖然新能源發展已經邁出了重要步伐,但是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今后發展的任務仍然相當艱巨。
記者:那么該如何解決當前風電所面臨的瓶頸問題?
史立山:要破解這些制約,首先要學習國際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歐洲國家對新能源發展是很重視的,無論是技術還是管理都很不錯,丹麥的風電比重已經超過20%,2020年要超過40%,西班牙去年風電曾占到負荷的53%,但是他們是通過什么樣的政策、什么樣的體制保障了這樣的發展,我們還需要學習和研究。
我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數量已經很多,如何對這些企業進行科學的評價,讓用戶、讓全社會客觀公正地了解這些企業,了解行業,做好投資決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最近就有位香港的人大代表找我反映風電在一些地方發生的問題,如最近發生的風機倒塌、風機著火和風機脫網等事故,他們都很關心這些問題。如何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是行業管理的問題,應該建立一套對各類企業進行評價的機制,定期進行公布,并接受全社會監督,為企業發展提供公開公正的市場環境,來促進產業持續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