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于2011年11月末在南非德班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正在步步迫近。對于去年坎昆會議遺留的種種難題是否能夠在此次會議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罕見樂觀預測。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主任徐華清對于此次會議表現得較為平靜,他向記者表示,德班會議將繼續談判在坎昆會議上原則建立的“可測量、可報告、可核實”三可問題以及資金、技術轉讓等機制的具體安排,此外還將聚焦未來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制度走向和其他實質性重大問題。
對此,2011年7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要堅持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為基礎,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公平原則,按照“巴厘路線圖”授權,在哥本哈根協議和坎昆協議基礎上,建設性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進程。
對于談判中影響中國發展權益和核心利益的全球長期減排目標、排放峰值、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存亡等問題,徐華清認為中國政府談判代表團應可以繼續發揮積極、建設性的作用,取得預期成果。
有關全球氣候問題的談判持續波折,但對于中國來說,202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目標已然確定。越來越多的省市,加入到發展低碳的行列中來。
徐華清認為,不同國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低碳的認識也不一樣。在中國,低碳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及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必要途徑,是雙贏之策。在一定程度上,對低碳發展模式的探索,就是對于未來中國發展的可能道路以及破解能源、資源和溫室氣體排放約束世紀性難題的探索。
再談溫室氣體排放控制
作為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我國2020年溫室氣體控制目標、實現路徑及支撐體系”項目首席科學家,徐華清今年以來一直很忙碌。他陸續參與了“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統計體系研究”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考核體系研究”等課題研究工作,并作為課題組長牽頭完成了“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稿)”的編寫工作。同時,他還受國家信息通報項目辦公室的邀請,作為《氣候變化第二次國家信息通報》起草專家組成員,參與了該報告的編寫及統稿工作。
這一切努力,均是為了實現2020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徐華清反復強調,“十二五”是實現這一行動目標的關鍵時期。面對日趨緊張的資源環境約束,“十二五”時期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必須圍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重要著力點,合理調控經濟增長速度,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當然,中國所面對的排放困境仍舊艱巨。徐華清表示,一方面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才剛剛超過4000美元,尚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艱巨。
另一方面,由于中國目前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特殊階段,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能源結構以煤為主,能源需求還將繼續增長,這些都是中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面臨的重大挑戰。
“2011年是實現我國‘十二五’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行動目標的開局之年。從上半年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及節能降耗和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實際執行情況看,由于部分高耗能行業生產有所反彈,一些過去停工減產的也在恢復生產,產能大量釋放,水泥和鋼鐵產品的產量增長幅度分別達到19.6%和12.8%,節能降耗形勢十分嚴峻”,徐華清表示,初步分析今年上半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只下降了不到1%。
同樣,盡管上半年我國水電、風電、生物質和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裝機1360萬千瓦,占全部新增裝機的近40%,但由于高耗能行業依然保持旺盛增長勢頭,造成上半年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13.5%,為2006年以來同期次高水平。因此,要實現全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5%左右的控制目標,仍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為此,徐華清建議,作為重要的制度保障,應盡快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機制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創新機制。具體來說,包括應對氣候變化財政專項,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和認證制度,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制度,碳排放交易市場,低碳試點示范等工作在內,都應該予以加強推進及完善。
“跳一跳,摸得著”的低碳發展目標
在“十二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目標要求下,各地對于低碳發展目標、低碳控制目標、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目標等都比較敏感。
9月14日,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為完成我國“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目標,國家經過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節能潛力、環境容量及國家產業布局等因素,將全國節能減排目標合理分解到各地區。
對于這一問題,徐華清此前已經提出,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控制目標,激勵政策、約束機制等很難發揮作用,地方的低碳發展目標應該是“跳一跳,摸得著”,這樣才能對產業發展、企業轉型升級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同時,徐華清強調,如果各地沒有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主線上下功夫,仍一味追求高的增長速度,即使實現了2020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5%的目標,屆時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及增幅仍將相當驚人,所面臨的國際壓力將會更加突出。
為此,部分地區也應綜合考慮本地發展水平,適當提出一個富有挑戰性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標。
他對記者表示:“比如對于廣東這樣經濟發展水平國內領先,總體發展已進入工業化中后期、能源對外依存度較大的東部發達地區,理應在‘十二五’期間提出一個具有相當顯示度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標,并力爭到2020年左右使全省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以便有效控制和合理引導產業與企業的發展,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為強化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約束探索經驗并發揮示范作用”。
謹防人為“低碳概念”
回顧去年,為探索地方低碳試點,國家發展改革委頒布了《關于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了5省8市的試點。據媒體報道,各試點地區的實施方案即將正式得到批復。
徐華清表示,總體而言,各省市提出的低碳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都按照通知的精神,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在認清形勢、統一思想、明確任務、突出特色、大膽探索、扎實推進等方面具備了較強的指導性。
“開展低碳試點工作,最反對、最要防止的就是低碳概念的人為操作和亂貼標簽。一方面要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充分考慮資源環境約束,引導全社會走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另一方面則要以低碳為載體,從產業、建筑、交通、能源、技術、消費等方面,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質轉型。因此,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最需要防止出現的就是低碳試點省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出現快速增加的現象”。徐華清如是說。
在具體的低碳試點方案中,徐華清認為應該解放思路,大膽探索。首先是在法律法規體系方面,如何制訂適合本地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規范文件或標準,具有很重大的意義。他舉例說,前段時間青海省政府出臺氣候變化管理辦法,影響較大,他認為試點省市都可以在這方面進行一些嘗試。
第二是有關低碳目標分解和考核制度問題。目前,有的地方提出分解到行業,有的則提出分解到地區,這樣看來,如何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就變得非常重要和緊迫。徐華清強調,建立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的評價考核制度,有助于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強化管理。
此外,徐華清提到北京市正在嘗試制定低碳行業的指導目錄,他鼓勵試點地區及低碳園區可以進行更多類似這樣的探索,多做工作共促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