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會議提出,加快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建立基礎統計制度,制定核算指南。
據了解,有關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目前已在我國部分行業和地區展開。
在水泥行業,據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介紹,已選擇了67條水泥生產線進行現場實測,獲得了不同工藝、規模生產線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數。根據實測系數,該院還核算了全國分區域、工藝、規模的水泥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減排對策建議。
電力行業是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部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開展了電力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碳足跡評估,并以山西柳林電力有限責任公司為案例進行實證研究,分析了研究結果和不確定性,并提出了基于污染源普查的電力企業溫室氣體統計技術指南。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正在南京的水泥、火電和鋼鐵行業,探索重點工業行業CO2排放的統計方法。
記者了解到,目前一些高校和科研單位也正在著手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的研究。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以京津冀地區為案例,實證研究溫室氣體控制和污染物減排的協同效益。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也開展了合成氨、甲醇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系數研究;環保部環境規劃院開展了基于污染源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低碳發展與環境管理、鋼鐵和合成氨行業報告制度設計研究。
此外,據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介紹,已經開展了溫室氣體排放環境監管能力研究,并提出了中國溫室氣體分區分類管理的政策建議。
商道縱橫總經理郭沛源博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由于缺乏科學和操作性強的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方法,目前多數企業對于自己的減碳目標和減碳量仍心中無數。
據英國碳信息披露項目(CDP)委托商道縱橫編制的《碳信息披露項目中國報告2011》介紹,目前,在企業中“碳排放量化信息依舊難覓”。
根據“十二五”規劃提出的要求,到2015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10年下降17%。
為確?!笆濉逼陂g碳強度下降指標的實現,中央政府對指標進行了科學分解,把責任落實到各?。ㄗ灾螀^和直轄市),并將對指標落實情況進行相應的考核。
據介紹,碳強度指標的分解和考核依賴于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此前,國家發改委已要求有關部門結合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加速培養專業人員,提高編制地方和行業排放清單的技術能力。同時加強與溫室氣體排放相關的能源、工業、農業、林業等方面統計、調查工作,及時提供準確的信息,逐步建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