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主辦、方興地產(中國)有限公司承辦,以“綠色低碳實踐——釋放城市未來生命力”為主題的2011中國大型公共建筑綠色節能減排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城科會理事長仇保興作主題演講。
仇保興在題為《公共建筑節能綱要》的演講中指出,綠色節能建筑先行必須從公共建筑開始。他還分析了當前我國大型公共建筑節能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指出我國大型公共建筑實現節能應當采取的策略。
他指出,我國公共建筑節能正面臨著食洋不化和水土不服、盲目拷貝和追求怪異、形式單一和土地浪費、采用集中能源系統和高大門庭、保溫偽劣和管理混亂五大挑戰。這些問題導致我國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居高不下,與我國一般民用建筑和發達國家建筑能耗差距日益擴大。
仇保興強調,我們要看到當前從事大型公共建筑節能工作面臨的機遇。一是政府節能補貼增加,對于大型公建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綠色校園等,國家都會給予一定補助。二是綠色建筑在我國已經星火燎原,數量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三是地方政府對綠色建筑的優惠政策日益明確。四是光伏幕墻、自保溫墻體、可再生能源電梯、中水回用及節能潔具等一系列適用技術不斷涌現并日趨成熟。五是國際合作蓬勃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國際科技合作、擴大開放的主要領域。
仇保興表示,應從單項節能技術與系統集成應用,建筑的單功能和混合功能,單幢建筑節能與建筑群整體節能,能源、資源分散循環與集中循環利用,被動式節能與主動式節能,節能的硬件設計與智能化,節能建筑的政府監管與節能物業管理7個方面綜合考慮,探尋實現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的策略。
仇保興在總結時說,公共建筑的節能應從其全生命周期來進行技術創新將成為公建節能的基本原則;建筑應具有當地氣候適應性、當地人文歷史的適應性、當地建筑材料的適應性將成為公共建筑的設計準則;適用的理念—可接受,適用的技術—可推廣,適用的成本—可持續、可復制將成為公共建筑示范推廣的前提條件;啟動建筑市場的綠色需求、啟蒙民眾的綠色意識、啟發建筑師的綠色創新將成為公共建筑節能的行動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