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1月14日從天津濱海新區政府獲悉,“十二五”期間,濱海新區將從抓好工業節能、強化建筑節能、加強交通節能等六項重點工作入手,力爭實現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不低于18%,能源消費彈性系數保持在0.69以內。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改善,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比重達到10%以上。
據了解,濱海新區制定了《濱海新區節能工作實施方案》和《濱海新區節能降耗鼓勵辦法》,積極構建節能型產業體系,并設立每年額度為4000萬元的“節能專項資金”,支持企事業單位推行節能降耗。今年上半年,濱海新區單位萬元GDP能耗為0.855噸標準煤,同比下降4.33%,保持了單位能耗持續下降的良好態勢。目前,在“節能專項資金”的引導下,帶動各級節能降耗投入近2億元,扶持了57個節能改造任務,實現節能11.99萬噸標準煤。同時,“節能評估審查機制”已經在全區范圍內建立,從源頭上把住了“病從口入”關,杜絕高耗能項目盲目建設。
下一步,濱海新區將從工業節能入手,根據新區工業經濟總量大的特點,推進石油、石化、化工、冶煉、電力、非金屬礦物等六大高耗能行業和重點用能單位的節能工作。目前,全區年耗能5000噸以上的企業共157家,占新區工業總能耗的90%。因此,新區將開展能源審計、清潔生產審核,挖掘節能潛力,推進節能技術改造。執行國家和天津市對爐窯、風機、水泵、電機、中央空調等重點耗能設備管理辦法,加快升級換代,對重點耗能設備能源利用效率進行節能動態監測,并嚴格執行“百種重點能耗產品”能耗限額標準。通過以上措施,確保新區“十二五”期間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8%以上。
建筑節能方面,濱海新區將嚴格執行新建建筑節能65%的設計標準,公共建筑必須達到節能50%的設計標準合理控制室內空調溫度,除特定用途外,公共建筑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于26攝氏度。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必須實現溫度可調節和分戶計量,逐步推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制度。同時,積極推動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大力推進規模化綠色建筑,加快太陽能、地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建筑上的應用。
“十二五”期間,濱海新區將力推交通節能。推進公共交通車節能,提高混合動力和LNG(液化天然氣)汽車比重,不斷降低百公里油耗;提升港口交通節能,大規模應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實施大功率電機變頻改造,強化港口的節能管理。
加強公共機構能源管理和統計。濱海新區將組織實施全區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耗統計制度和信息化建設;落實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政策,積極推進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工作;開展政府機關辦公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落實節能考核制度;推廣綠色照明、電梯智能化控制,合理設置電梯開啟數量和時間;減少辦公設施待機能耗,嚴格公務用車管理。
引導其他領域節能。做好商業節能,落實商業設施能耗標準,繼續開展零售業節能行動,推動大型商場開展系統節能改造。加強農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重點推廣生物質能,結合小城鎮建設,推廣可再生能源。倡導民用節能,在公用設施、醫院、學校、賓館、商場、飯店、辦公樓及居民住宅中推廣使用高效節能設備、家用電器和照明產品,讓百姓成良好的節能習慣。
推進節能領域兩化融合。五年內,新區將完成對百家重點耗能單位的檢測預警平臺建設,結合信息化技術,充分發揮“兩化融合”作用,建立動態監測平臺,及時掌握重點耗能單位用能情況,以便對新區整體節能形式進行調控、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