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降至,全國節能形勢堪憂。
記者從地方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通過模型對各地區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變化情況進行了預測,全國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降低1.6%,與年初設定的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3.5%的目標有相當大的差距。
本報記者了解到,國家發改委已確定了前三個季度各地節能狀況的預警等級,其中5個地區為一級預警,11個地區為二級預警,14個地區為三級預警。
“鑒于節能形勢嚴峻,國家將合理地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增長。”一位參加了全國節能主管部門系統節能工作會議(以下簡稱全國節能工作會議)的地方發改委官員對本報透露,“國家將在"十二五"期間大力推行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
前三季度工業拉動能源消費增長5.2%
林伯強:基本上可以說,今年的節能任務完不成了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節能工作,完成單位GDP能耗下降3.5%的目標,對實現"十二五"節能目標至關重要。”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節能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解振華副主任強調。
但實際情況并不理想。“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只降低了1.6%,明顯有點偏低。”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本報指出,“通常每個五年規劃的節能實施都是前松后緊,在今年能源消費出現一定的反彈也在預料之中,但沒有想到工業的能耗增長依然兇猛。”
根據能源行業的專家測算,前三季度工業用電增速為12%,拉動了能源消費增長5.2%;占工業產值70%的高耗能工業在前三季度拉動能源消費增長12.7%。
“工業節能的狀況和水平對全國節能任務的完成至關重要,在工業拼命拉動能源消費過快增長的情況下,全國節能指標完成難以達到預期。”林伯強分析。
工信部資料顯示,前三季度,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2.56%,遠低于3.4%的規劃目標,今年工業節能4.5%的目標堪憂。
“剩下不到2個月了,如果工信部或者發改委不采取特別強硬的節能措施, 今年全國完成節能指標的希望很小。”前述地方官員預估。
記者了解到,在全國節能工作會議上,解振華表示,如果今年GDP增速為9.2%的話,那么第四季度的能源消費增量為0,才能實現預定的全年節能目標。
“基本上可以說,今年的節能任務完不成了。”林伯強表示。
16地區前三季度節能形勢嚴峻
內蒙古、海南、青海、寧夏、新疆5地區預警等級為一級,節能形勢非常嚴峻
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將各地節能完成的狀況與各地區年度及“十二五”節能目標任務進行了比較分析,確定了各地預警等級,制作了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西藏缺乏統計數據,沒有進行預測)的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
國家發改委的資料顯示, 在節能預警等級中,一級預警表示節能形勢非常嚴峻,二級預警為節能形勢比較嚴峻,三級預警為節能形勢基本順利。
分析結果表明,內蒙古、海南、青海、寧夏、新疆5地區預警等級為一級,河北、黑龍江、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廣西、陜西、甘肅11個地區預警等級為二級,北京、天津、山西、遼寧、吉林、上海、安徽、山東、湖南、廣東、重慶、四川、貴州、云南14個地區預警等級為三級。
“與上半年預測相比,有1個地區預警等級提高,黑龍江由三級預警轉為二級預警,節能形勢趨于嚴峻;有4個地區預警等級下降,江西、河南、甘肅由一級預警轉為二級預警,廣東由二級預警轉為三級預警。”一位節能領域的資深專家分析。
前述地方發改委官員對本報透露,與“十二五”節能工作進度要求相比較,內蒙古、江蘇、浙江、江西、海南、青海、寧夏、新疆預警等級為一級,河北、河南、廣東、廣西、甘肅預警等級為二級,北京、天津、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安徽、福建、山東、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預警等級為三級。
前述節能專家指出,與上半年的預測相比,5個地區預警等級下降,福建、湖北、陜西由二級預警轉為三級預警,河南、甘肅由一級預警轉為二級預警。
記者從陜西發改委了解到,陜西省節能辦要求各市(區),對違規項目、高耗能企業、產能過剩行業企業以及落后工藝設備未淘汰企業實施節能調控,降低能耗增速,在調控中不得影響群眾正常生活和社會公共事業的正常用電。
能評制度難執行
總體來看,因為能評不過關,而推遲項目開工或者否決項目的情況比較少
“節能預警是中央對地方的一種有力警示,但僅此是遠遠不夠的。”前述節能專家對本報解釋,“國家應盡快落實全國各地能源總量的分解目標,強化對地方某些不合理能源消費的約束。”
記者獲悉,在全國節能工作會議上,解振華強調,國家將嚴格落實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以下簡稱能評制度),要求各地在上項目的時候,充分考慮到該項目對當地能源消費增量的影響,以確保“十二五”節能目標的完成。
“所謂能評制度是指將節能作為項目審批、核準以及開工建設的前置條件,對不符合節能標準的項目實行前置否決。”前述節能專家解釋,“這意味著節能評估將和土地評估和環境影響評價一樣成為未來投資的硬性約束,有助于從源頭上杜絕能源的浪費。”
記者了解到,國家已于去年9月21日發布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節能評估辦法》)。
根據該辦法,節能評估按照項目建成投產后年能源消費量實行分類管理,其中年耗能1000-3000噸標準煤的項目編制節能評估報告表,年耗能3000噸標準煤以上的項目編制節能評估報告書,其他低能耗項目填報節能登記表。
記者從多個地方政府了解到,各地對能評制度的執行不大一樣,但總體來看,因為能評不過關,而推遲項目開工或者否決項目的情況比較少。“對此不能過于苛責,能評的落地需要一個過程,即便大家現在評價較好的環評制度也經歷了三四年的推廣過程。”前述地方官員對本報評論。
該官員進一步指出,目前《節能評估辦法》還只是一個初步的框架,在“十二五”期間國家需要將這一制度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