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委副主任解振華11月21日在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低碳發展研修班上表示,中國將重點從四方面為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幫助。
解振華說,中國對其他發展中國家遭受的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感同身受,愿通過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從四方面為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幫助。
一是適應氣候變化基礎項目建設。幫助受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嚴重影響的發展中國家建立天氣預報預警系統和天氣預報站臺,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
二是適應氣候變化技術推廣。依托中國政府援外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向有需要的發展中國家推廣農業抗旱節水技術、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森林可持續經營技術、海平面上升監測技術等適應技術。
三是節能和可再生能源產品技術的推廣應用。組織節能、節水、可再生能源產品與設施推廣贈送活動,大力開展節能改造技術示范,援建一批小水電和太陽能項目,幫助有需要的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建立必要的垃圾處理站。
四是繼續開展針對發展中國家需要的能力建設項目,在今后三年在氣候變化領域再培訓1000名發展中國家的官員和技術人員。
解振華還介紹了中國“十一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與成就、“十二五”期間將要采取的政策措施和中方對德班會議的展望,表示中方將一如既往地發揮建設性作用,加強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溝通協調,共同推動德班會議取得全面、平衡的積極成果。
據悉,為落實溫家寶總理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加強南南合作的倡議,體現我負責任大國應對氣候變化所做的努力和貢獻,鞏固我談判的戰略依托,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1年11月21日在北京舉辦了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低碳發展研修班。本期研修班是我國首次利用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專項資金為最不發達國家、小島嶼國家和非洲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舉辦研修班也是積極開辟新渠道,宣傳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立場、政策和成效的重要嘗試。來自小島國、非洲聯盟、最不發達國家國家等26個發展中國家的45名官員參加了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