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正在以切實的減排行動、產業實踐成果及減排數據,充分證明了中國政府推進節能減排的努力及“行動力”,備受世界矚目。其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的“十二五”規劃結合了發展需求和政治意愿,是世界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典范,將為世界可持續發展和能源節約做出貢獻。
讓世界感受“中國行動力”
德班時間12月4日,聯合國氣候大會“中國角”系列邊會在德班國際會議中心正式啟動,這是中國首次在大會期間舉行“中國角”活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德班氣候大會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為活動共同揭幕。
解振華再次重申中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行動。他在致辭中說,中國政府、企業、學術界、非政府組織和中國青年都在積極行動,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實實在在的努力和應有的貢獻。“中國角”系列邊會是高規格、立體化展示這些成就的平臺。中國政府愿意按照國情、發展階段和實際能力承擔減排的國際責任,將以開放、積極、富有建設性的態度與所有國家團結合作,推進德班氣候大會取得積極成果。而菲格雷斯則對“中國角”系列邊會啟動表示祝賀,并相信中國必將有力推動坎昆會議成果的實施。
隨后,作為“中國角”活動的關鍵組成部分,“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在全球與中國發展趨勢的展望”研討會上,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代表和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分別代表中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作了主題演講,向與會人士重點介紹了中國企業在“十一五”期間積極響應中國政府的號召一直致力于節能減排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據資料顯示,“十一五”期間,新奧集團僅就推廣天然氣應用131億立方米計算,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61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555萬噸、二氧化硫38萬噸、氮氧化物23萬噸。此外,英利集團、比亞迪等眾多國際知名的中國民營清潔能源企業,也都是節能減排的積極踐行者。
通過此次“中國角”活動,有分析人士指出,國際社會將深入了解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行動、成就和進程。而中國企業與中國政府的通力配合和卓越貢獻,讓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一種“中國行動力”。
企業與政府同心同德同行動
在中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行動力上,包括中國民營企業在內的中國企業,一直與政府同心同德同行動,始終站在節能減排的最前沿,從而成為不可小覷的重要力量。
“十一五”期間,中國民營企業在清潔能源領域累計投入已達3000億元人民幣,實現產值7000億元人民幣,并且還在呈迅速上漲趨勢;同時,作為企業公民,中國民營企業也用實際行動,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我國政府在“十一五”規劃、能源發展規劃等諸多文件中,都對投資清潔能源持鼓勵與支持態度,還將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重點支持;在眾多中國民營企業面臨著產業升級與轉型之時,應對氣候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為他們提供了轉型與發展的機遇,加之政府的支持,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明確表示未來投資將首選清潔能源。有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已有180家進入了節能環保產業,149家進入了新材料產業,128家進入了清潔能源產業,24家進入了新能源汽車產業。
王玉鎖在演講中表示,中國民營企業已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做好了準備,而“嗅覺靈、意愿強、潛力大”是民營企業在清潔能源領域發展迅猛的主要原因。
中國責任與風范的充分彰顯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包括中節能環保集團、新奧集團等在內的中國企業,顯然已經成為支持中國政府履行減排責任與義務的重要有生力量。而中國政府的作為與清潔能源企業的貢獻,則一同催生了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所體現的中國行動力,并成績斐然。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上個月出臺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顯示,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05年累計下降19.1%,實現節能6.3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4.6億噸以上,已完成了“十一五”規劃提出的節能目標。
有專家預計,未來十年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將達5萬億元。中國政府和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中國企業們,不僅在資金方面繼續加大對清潔能源領域的投入,而且在推動國際清潔能源技術交流與合作方面也將繼續不遺余力,充分兌現承諾,彰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所應具有的中國責任和中國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