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的德班,仿佛是地球邊上默默的一角,世界氣候大會一開,使它一下成了廣為人知的輿論中心;一年來世界各地頻發(fā)的經濟和政治危機,似乎使氣候問題退居邊緣,德班會議的召開,又使它重新成了關注的焦點。
客觀存在的氣候變化問題并沒有因為其他熱點的出現而變涼。德班會議前夕,世界氣象組織在日內瓦發(fā)布《溫室氣體公報》稱,根據世界范圍的監(jiān)測,全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又攀新高,極端天氣事件更為頻繁。中國發(fā)布了氣候變化白皮書,系統(tǒng)闡述了中國對氣候變化的高度重視,為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行動以及今后努力的目標和國際談判的立場,力促德班會議取得積極成果。同時,中國發(fā)布了第二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以數據和事實指出,在近百年尺度上,中國地表的升溫與全球一致;三江源區(qū)的冰川大部都在后退。會議前夕,又有媒體炒作英國一個研究組的數據作假的“氣候門”,有關專家立即指出,即使那一個研究組的數據全錯了,也不能顛覆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基本結論,因為那是由世界多個研究組作出的一致結果。
由科學家首先提出的氣候變化問題,引起了越來越普遍和深刻的認識,導致了聯合國氣候變化的系列會議,各國政治家和各界人士廣泛參與其中。這次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兩萬多人來到德班,為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新一輪的努力。德班會議的議題諸多,但核心的期待是:1997年達成的《京都議定書》是為減緩氣候變化作出歷史性承諾的文件,議定書第一承諾期明年就要到期了,如何在2012年后延續(xù)和完善議定書是一個具有實質性的重要議題;同時,為幫助發(fā)展中國家適應氣候變化,已確定設立的綠色氣候基金和技術轉讓如何落實并開始行動,是另一個受到高度關切的重要議題。
德班會議是困難的。難在兩點:基本的難點是各國(和國家集團)發(fā)展階段不同,造成氣候變化的歷史責任和應承擔的義務不同,國家利益和關切不同,尤其是有的發(fā)達國家對自己應擔責任缺乏應有的意愿。根本的難點是難在發(fā)展方式的轉變。發(fā)達國家經過200多年達到了高度現代化水平,同時伴隨著一種高消耗、高排放的發(fā)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盡管金融危機和氣候變化對這種發(fā)展方式敲響了警鐘,它們卻難以或不愿意改變這種發(fā)展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國際談判中的困難是國內困難的延續(xù)。
德班會議也是有希望的。一是大家分享著同一個地球,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上,各國有著長期利益的一致性,畢竟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共同需要;二是經過多年的共同努力,從“公約”到“議定書”,從巴厘、哥本哈根到坎昆,已經有了較成熟的工作框架、共同認可的原則、初步的努力目標和為實現目標提出的行動指南。德班是在這個基礎上往前推進。即使有的國家“推進”意識不強,恐怕也不愿承擔談判破局的責任。
德班會議的特點是務實。相對哥本哈根會上帶火藥味的“高溫”,現在多了幾分冷靜。分歧矛盾客觀存在,解決的辦法雖然少不了吵架,更需要耐心的談判,明智的磋商。各大國更應以全球胸懷和歷史眼光,出于對后代和物種的責任感,公平、公正、科學地對待各方的訴求,以達到全面、平衡的協(xié)議。
中國代表團的一百多位成員,在團長的領導下,以積極、開放、務實的態(tài)度,參加了大會和幾十個工作組的談判與磋商。與基礎四國、發(fā)展中國家、各小島國和發(fā)達國家多次交流、討論,并頻繁舉辦雙邊多邊會議。他們夜以繼日,甚至無暇看一眼德班這個海港城市是什么模樣。中國代表團在各項議題中既堅持原則又表現出必要的靈活性。
東道國南非不僅為大會提供了各項支持條件,而且希望“在復雜的磋商中發(fā)揮主導作用”。非盟各國也鼎力支持南非,主場發(fā)力,力爭德班會議成為有成果的里程碑,他們說:“非洲大陸不能成為議定書的‘墳墓’。”
應對氣候變化的主旋律是綠色、低碳發(fā)展。盡管對氣候變化的科學認知仍有不確定性,走綠色、低碳發(fā)展道路,是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長遠之計,已成了廣泛的共識。在德班,人們經常把“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并提,正是意識到大力發(fā)展非化石能源是同時解決兩個問題的長遠戰(zhàn)略;而保護環(huán)境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一致性,已經是一個不需爭議的常識。無論德班會議具體成果大小,它都會增強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對中國來說,應對氣候變化從一個側面推動著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和轉型發(fā)展。這不僅是為了爭得國際上的主動,更是為了中國的發(fā)展不致陷入不可持續(xù)的危機。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矛盾沖突的世界上。二十一世紀的人類,一面在創(chuàng)造著高度的現代文明,但同時,頻繁發(fā)生的窮兵黷武,也顯示出現代人仍未完全擺脫原始野蠻的烙印。在這樣的國際秩序下,人類面對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中,有哪一個能在190多個國家間求得全體一致的解決呢?!氣候談判所確定的多邊協(xié)商一致的框架是少有的、難得的,指望它短期取得重大突破是不現實的。只要能在正確的軌道和原則的基礎上,一步步取得階段性進展,就是理智的勝利。本文擱筆時,德班會議已進入最后一天的沖刺,相信它不會無果而終。
12月9日于德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