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順義區楊鎮一中熱鬧非凡,數千名來自學校、企業和社區的學生和群眾聚集在校園,參觀了“酷中國—全民低碳行動”(以下簡稱“酷中國項目”)舉辦的北京站啟動儀式暨低碳生活巡展。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致辭
酷中國項目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和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指導,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和美國環保協會主辦,以國家發改委確定的低碳試點的5省8市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為核心,在學校、企業、社區等人群中開展一系列公眾參與的低碳活動。自10月16日在天津啟動以來,項目的低碳巡展已在沈陽、保定、上海等14個城市進行了展示,今天北京楊鎮一中是系列展覽活動的最后一站。
在啟動儀式上,青年環境友好使者、學校、社區代表宣讀了低碳行動倡議書,號召大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每周綠色出行一天,每周素食一天,每周手洗一次衣服,每周少看一小時電視,每周少搭一次電梯、每周收集一次洗澡水沖洗廁所、每周少喝一個瓶裝水”。據專家測算,如果能遵守這些簡單的承諾,每人每周可減少22公斤二氧化碳,堅持一年的話,一人就可以為地球減排一噸二氧化碳。此外,來自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和三精藥業集團的企業代表也發表了他們的低碳宣言。
環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賈峰出席了本次活動。他表示,當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作為有責任感的國家,中國政府正通過各種途徑推進低碳減排。作為普通公眾,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為實現國家“十二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減排目標以及減緩全球變暖做出貢獻。
據主辦方介紹,酷項目的開展方式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方面,通過巡展活動,鼓勵學校、企業和社區的公眾了解和實踐各種低碳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公眾可登錄項目網站cool.5igreen.org,計算和分析自己和家庭的日常碳排放。2011年-2012年,項目將重點圍繞中小學校開展。在活動中,鼓勵學生在網站上通過自愿報名成為“低碳小管家”,負責記錄家庭每月的碳排放相關數據,并通過網絡提交到活動指定平臺,對家庭排碳情況進行定位和分析。項目將根據每個家庭的注冊申報狀況以及減排表現,評出優秀“低碳小管家”,并參加明年暑期的低碳夏令營。2011年,全國將有600余所綠色學校加入該活動,其中北京市有40多所。
日前,酷中國項目作為中國公眾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行動,被寫進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也被帶到南非德班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提交給中國代表團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秘書處,并在“中國角”展區展出,引起了世界各國代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