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監會明確要求商業銀行限制對"兩高一剩"行業貸款后,早報記者昨日獲悉,多家銀行已對水泥、鋼鐵行業的新建項目停貸,但對于涉及此類行業的降低能耗的融資項目,部分銀行表示仍"敞開來供應"。
所謂"兩高一剩",指的是高污染、高耗能及產能過剩等行業,水泥行業、鋼鐵行業均被納入這個范疇。
"只要是兩高一剩,貸款用于擴大產能的項目貸款都被限制投放了,而如果是用于降低企業成本、節能減耗的,我們原則上敞開來供應。"華東一上市銀行的公司業務負責人指出。
另一家城商行則表示,對于水泥行業,除了大型國資背景的企業還可以獲得適當的信貸支持外,大多數民營企業都無法獲得貸款。
不過,針對上述兩高一剩行業,也有銀行表示對于有助于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項目融資依然"敞開來供應"。"我們做過一個測算,上一個水泥廠的新建項目貸款最起碼需要五六年的回收期,而如果依附于水泥廠已經成熟的生產線,利用生產過程中的余熱發電進而降低生產升本和能耗,整個項目貸款只要一年半到兩年就可以全部回收成本。"浦發銀行公司及投資銀行業務部相關負責人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節約下來的成本可以變成有形現金流,也就是有形的還款來源。
"我們發現,這類項目的現金流經濟效益要比我們之前參與的很多正常的中長期貸款健康得多,風險、回報都更為可控。"上述負責人進一步指出,該行已為電力、鋼鐵、水泥、煤炭、有色、裝備制造、化工、建筑等20多個行業提供節能項目融資。
"我們的原則很明確,涉及過剩產業的新建項目,不僅會增加產能,市場的供需也會因為新建項目發生變化,那么市場的價格會也會隨之變化。這類項目我們認為有風險,就不會參與,但如果用于降低企業成本、節能減耗的, 首先不存在增加產能的問題,也不存在市場的風險和價格的風險,國家的政策也是支持的,我們在信貸上'敞開來供應'"。
資料顯示,銀監會在今年初召開的大型銀行監管會議上就指出,預計全年信貸增速會保持一個比較低的水平,要將有限的信貸資源投放到重點在建工程、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讓最需要錢的行業和企業有款可貸、有錢可用,在信貸投放上做到有扶有控,限制對"兩高一剩"和落后產能行業的信貸投入,促進實體經濟沿著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發展。
此后,銀監會于2月24日發布的《綠色信貸指引》進一步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國家重點調控的限制類以及有重大環境和社會風險的行業制定專門的授信指引,實行有差別、動態的授信政策,實施風險敞口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