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3月6日在京就當前社會關心的若干熱點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他指出,當前工業經濟形勢異常復雜,困難很多;國際上大部分發達國家仍然沒有從金融危機陰影中走出,而且有越陷越深的傾向;國內情況是內需拉動作用還沒有突出表現。諸多因素的疊加,將會對我國今年工業經濟發展帶來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工業增速調整為年增長11%
今年兩會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今年的GDP增長速度為7.5%,這是八年以來增速首次降到8以下。苗圩說,根據國民經濟增速預期目標的調整,工業和信息化部對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做了相應調整,確定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同比增長11%。根據經驗數據,工業增速目標值與經濟增速是相匹配的;之所以進行調整,重要目的在于不使經濟增速過快,要騰出更多的精力,留出更多資源,用于工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的調整。
他強調,所謂的轉型是指從傳統工業發展模式轉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模式,而所謂升級,就是要從產業低端向產業高端不斷推進。工業結構的調整,首先是要抓好工業內部的產業結構調整,包括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用高新技術來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同時要大力發展為工業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從這些方面入手保障工業結構的調整。
他提出,當前政府部門應當大力倡導自主創新,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生產力,要更多地在創新之中發揮企業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企業方面要加強研發投入,加大科研技術成果的轉化。同時,政府有關部門也要進一步完善有關鼓勵企業創新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來參加創新。
要更加重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淘汰落后,對于新增的生產能力,要增加準入門檻,增加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以及節能減排技術在生產當中的應用,進而達到節能減排,促進轉型目標的實現。
此外,還要進一步重視兩化融合。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應用,覆蓋范圍越來越寬,應用深度越來越大,所以要在工業領域里應用信息技術來改造和提升傳統的產業,這比其他任何一項新的技術突破都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意義。
全力完成工業節能減排目標
節能減排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中。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展開有利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加速中國發展方式的轉變,也關系到經濟是否能夠走上一條資源節約型消耗少污染低綠色低碳環保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苗圩認為,工業是節能減排工作的重點領域,工業和信息化部已充分認識到工業節能減排對于經濟發展全局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計劃把“十二五”能耗目標,盡快分解到每一年度,力爭提前完成,避免后期出現減排目標完成吃緊的狀況出現。要通過擴大工業各行業節能以及節能產品的推廣,發動企業向更高目標邁進。使工業企業及時了解企業能量消耗情況,進一步調動企業參與節能的積極性,最后形成整個工業行業節能發展趨勢。
他說,下一步在工業領域首先要抓好落后產能的淘汰工作,通過逐步淘汰落后產能,最終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其次,政府相關部門要進一步關注六大高耗能行業,并向整個工業行業延伸,使整個工業行業充分重視節能這項工作的意義和必要性。三是在重視工業生產過程中節能同時,還要不斷推出一系列工業節能產品,如節能汽車節能電機節能風機節能水泵等等,用這些節能工業產品,來推動整個社會能耗的下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