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立法座談會近日在天津召開。《氣候變化應對法》研究起草小組和顧問小組的成員來到天津排放權交易所,聽取有關專家和企業界的意見。
"這是一次開門立法。"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教授常紀文表示,在立法過程中,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等多家部委共享信息,交流合作,推動了應對氣候變化立法工作的順利開展。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各抒己見,對初稿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周珂表示,在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除了強調政府、市場的作用外,企業更應當有所作為。此外,《氣候變化應對法》與上位法的關系、與相關國際條約的關系,是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理清的問題。
來自企業的參會代表提出,引入一種稅收相對較為容易,可是讓一種稅收退出歷史舞臺很難。在設置碳稅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給企業造成多重負擔。因此,他建議在立法過程中注意協調資源稅、環境稅、碳稅等不同稅種的關系。
此外,針對《氣候變化應對法》中的概念設計、社會參與、法律責任、與國際接軌等問題,與會人員紛紛發表了各自的看法與建議。下一步,結合這些意見,研究起草小組將對初稿再次進行修改,形成征求意見稿,并向國內外公開征求修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