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春季、夏季有延長趨勢,而秋冬季有縮短趨勢。”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省氣象局副局長孫景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孫景蘭說,氣候變暖是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全球溫室效應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安全。從我們身邊來講,不斷升高的溫度、干旱、洪水等威脅著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兩大塊:自然原因(海洋、陸地、火山活動、太陽活動、自然變率)和人為原因(溫室氣體、土地利用、城市化、氣溶膠)。而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一次統計分析,人類活動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
氣候變暖引起季節變化,表現為入春日期提前、入秋推遲,入夏日期變化不明顯,入冬略提前。我省平均入春為3月29日,有較明顯提前趨勢;平均入夏為5月26日,變化趨勢不明顯;平均入秋為9月14日,有推遲趨勢;平均入冬日期為11月13日,入冬有略微提前趨勢。
總體說來我省春、夏季有延長趨勢,而秋冬季有縮短趨勢。春季平均長度為59天,有顯著延長趨勢,速度為2.1天/10年;夏季平均長度為110天,延長線性趨勢為0.3天/10年,沒有春季趨勢明顯;秋季平均長度為60天,有縮短趨勢,變化趨勢為-0.9天/10年;冬季平均長度為136天,有縮短趨勢,線性趨勢為-1.5天/10年,冬季縮短的趨勢大于秋季。
孫景蘭說,應對氣候變化,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所有人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可以做出努力。例如:衣,夠穿就行,提倡手洗;食,少用一次性筷子;住,用節能電器和節約用水;行,少開車,開小車等。
據了解,本次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為“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