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市惟一的純山區——門頭溝區的首都碳匯林項目4月6日正式啟動。這是引導企業參與、投資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承擔綠色環保社會責任的又一新舉措。
森林具有巨大的固碳功能,對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減緩氣候變化具有重要作用。碳匯造林是指在確定了基線的土地上,以增加碳匯為主要目的,對造林及其林木生長過程實施碳匯計量和監測而開展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活動。
“與普通的造林相比,碳匯造林突出森林的碳匯功能,具有碳匯計量與監測等特殊技術要求,強調森林的多重效益。”門頭溝區園林綠化局局長高連發說,企業通過碳匯植樹造林,可以中和、消除生產經營過程中排放的“碳足跡”,是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積極表現。
門頭溝首都碳匯林項目由門頭溝區政府在區域范圍內提供碳匯林地塊供企業認領,企業出資造碳匯林。企業享有對所認領地塊碳匯林的命名權,承擔造林所需費用。所造碳匯林的林木所有權歸林地所在村集體所有,但碳匯林產生的碳匯指標受到門頭溝區政府的官方認可。門頭溝區多山,適宜碳匯造林區域為宜林荒山和低效林,即全區8.9萬畝宜林荒山和64.9萬畝低效林。目前,門頭溝已初步選定30個面積為100至200畝的地塊為碳匯造林區,總面積3832畝,供企業認領命名。首批參加碳匯林項目的有北汽福田汽車等10家企業單位。
經測算,碳匯林造林經費原則上每畝不超過7000元。造碳匯林可由企業出資委托門頭溝區政府經營管理,也可由企業自行購買樹苗出動人力物力財力執行。具體的造林畝數,操作模式可在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基礎上由政府與企業共同商定。項目最終將嚴格按照碳匯造林技術要求種植,并按照碳匯造林檢查驗收辦法驗收,經有資質的單位按規定進行碳匯計量監測。
作為首都生態涵養區,門頭溝區98.5%的面積為山區。未來五年,門頭溝區將在生態建設上實現跨越式發展,實現森林覆蓋率達到41%,林木綠化率達到61.3%,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突破3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