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GDP增幅連續5個季度下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驗表明,在這種時候,一些地方政府容易把“保增長”的目標置于“調結構”之前,節能減排形勢將更加嚴峻——
一季度GDP同比增長8.1%,增幅5個季度連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驗表明,在這種時候,一些地方政府容易把“保增長”的目標置于“調結構”之前,而發展體量大、回報快的高能耗產業的沖動也會隨之增強。因此,今年節能減排形勢將更加嚴峻。
2011年,我國節能減排的6個約束性指標只完成了3個,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更加艱巨。去年沒有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原因很復雜,但最根本的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還沒有到位。
節能減排是我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當前,必須把節能減排放在經濟工作重要位置,要“穩”有質量的增長,嚴“控”高耗能高污染產業“抬頭”。
節能減排的關鍵是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污染。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濟處于高速增長階段,短時間內還無法擺脫對傳統能源的依賴,但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加快推進經濟轉型,提升單位產品能效,才是解決經濟發展與節能減排這對矛盾的必由之路。
我國經濟增長對高能耗行業需求很大。市場對高耗能行業的強勁需求,增加了工業能耗總水平,也使得一些地方發展高耗能產業的動力不減。
嚴控高耗能產業“抬頭”,要抓緊制定出臺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工作方案,加快理順能源價格體系。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加強用能管理,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實施節能發電調度、合同能源管理、政府節能采購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同時,要優化能源結構,推動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積極發展水電,加快頁巖氣勘查、開發攻關,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
嚴控高耗能產業“抬頭”,關鍵是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真正認識到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已經吃過了粗放發展的苦頭,一些地方甚至為粗放發展、環境污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嚴峻的現實一再告訴我們,主要依靠資源能源消耗的外延式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切不可因為經濟增長面臨壓力,就回頭走粗放發展的老路。
當然,也應該看到,經濟發展離不開對能源的合理利用,經濟發展越快,對能源的使用也會相應增長,這是正常的。因此,提升能效,尤其是高能耗行業的能效,是推進經濟轉型之外,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途徑。節能是一個系統的概念,很多企業的節能改造,往往都是通過不斷技術升級來實現的,但在整個企業生產過程中的適用性等問題缺乏系統考慮。應當整合技術節能、管理節能等手段,實現系統節能。
相信在經濟轉型的長遠目標與節能減排的具體措施協同推進下,“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是能夠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