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與氣候傳播“進社區、進校園、進農村、進企業”活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6月2日,一個由專家學者、政府官員、高校學生和媒體記者共同參與的氣候變化與氣候傳播“進社區、進校園、進農村、進企業”活動的啟動儀式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香港樂施會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聯合主辦。
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主任鄭保衛在會上發言說,氣候變化問題本身的復雜性影響了公眾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理解和認知,因此,氣候傳播是將氣候變化的科學知識轉化為大眾理解的知識,并通過公眾態度和行為改變,以尋求氣候變化問題解決為目標的傳播活動。
截至2012年6月,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先后開展了“后哥本哈根時代政府、媒體、非政府組織的角色及影響力研究”、“通往坎昆——氣候傳播系列行動”、“走向南非——氣候傳播戰略研究”三個系列研究項目,通過調查報告、研討會、工作坊、邊會、論壇、研修班等形式,為政府、媒體、非政府組織在國際氣候談判舞臺上開展有效的氣候傳播提供策略建議和理論支持。在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和香港樂施會共同實施的中國氣候傳播項目,是中國第一個從事氣候變化和氣候傳播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專門項目,不僅在中國國內,而且在墨西哥坎昆、南非德班等地舉辦系列研討會并開展研究課題。
鄭保衛說,氣候變化的最終解決要靠公眾的覺悟,要靠社會的支持,氣候傳播研究一方面跟蹤國際氣候變化會議,提升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面把重心往民間轉,對公眾進行氣候變化理念和知識的傳播。中國氣候傳播項目將進入社區、校園、農村、企業,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氣候變化傳播,促進公眾投身到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行動中來。
應對氣侯變化,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行動。與會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高校學生和媒體記者共同發出倡議:應對氣侯變化,不僅需要政府層面的政策推動,需要學界、各類社會組織和媒體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廣大公眾的關注和參與。只有越來越多的人以實際行動投身到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活動中來,一切努力才有意義。
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2日還舉行顧問委員會成立會議,顧問成員包括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趙啟正,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等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