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科技部、外交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工信部、財政部、環保部、住建部、水利部等十六個部門聯合發布了《“十二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科技發展專項規劃》(下稱《氣候科技專項規劃》),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的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發展規劃。
《氣候科技專項規劃》明確提出了“十二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科技發展的指導思想與目標、重點方向,提出了十大關鍵減緩技術、十大關鍵適應技術等重點任務。
多部委參與專項規劃編制
《氣候科技專項規劃》編制過程中不僅成立了由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領域資深學者組成的專家指導委員會,還成立了總體編寫專家組和15個領域編寫專家組,共200多名專家參與了《氣候科技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氣候科技專項規劃》經過近三年的研究和編制工作,在征求各行業、部門、地方意見等程序基礎上才形成終稿。
“在專項規劃中有這么多部門和人員參與編寫并不多見,可見國家對《氣候科技專項規劃》的重視程度。”一位業內人士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應對氣候變化涉及許多領域,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增強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堅持通過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促進節能減排,通過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
科技部相關人士表示,近30年來,我國氣候變化研究及相關的科技取得了重要進展:建立了一批與氣候變化研究相關的研究機構和基地,形成了一支頗具規模的研究隊伍,初步構建氣候變化觀測和監測網絡框架;在氣候變化的規律、機制、區域響應及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批國際公認的研究成果;發展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術,形成了一批高效的減緩與適應實用技術。
“但我國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尚存在差距: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戰略頂層設計不足,科學研究、技術研發與應用之間的協調不夠,長期穩定支持的機制建設有待加強;科學研究的國際視野欠缺,自主創新研究不足,前瞻性不強;減緩與適應技術研發滯后,尚不能充分滿足國家需求;缺乏有國際影響力的機構,研究隊伍有待優化;信息共享機制亟待建立,資源整合有待加強。”科技部相關人士說。
重點發展十項關鍵減緩技術
多位接受采訪的人士認為,應對氣候變化歸根到底要依靠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認識氣候變化規律、識別氣候變化的影響、開發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技術、制定妥善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參加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規則的制定等,無不需要氣候變化科技工作的有力支撐。
所以,此次《氣候科技專項規劃》選擇了一批跨領域、可操作性強、應用前景廣闊的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進行系統部署、重點發展、集中攻關并示范。
“十二五”期間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重點發展的十項關鍵減緩技術包括:高參數超臨界發電技術;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技術;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技術;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儲能和并網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及低碳替代燃料技術;城市能源供應側和終端側的節能減排技術;建筑節能技術;鋼鐵、冶金、化工和建材生產過程中節能與余能余熱規模利用技術;農林牧業及濕地固碳增匯技術和碳捕獲利用及封存技術。
“從《氣候科技專項規劃》發布的這些技術看,雖然很多技術我們已經達到國際水平,但是這些技術并不是最先進的。”清華大學氣候政策研究中心能源技術研究員董文娟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說,如高參數超臨界發電技術和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技術雖然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很多核心技術并未掌握。
除十項關鍵減緩技術和十項關鍵適應技術以外,《氣候科技專項規劃》特別列出能源領域發展減緩與適應技術發展方向。例如,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大力發展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高效開發利用的相關技術。水能開發利用方面,發展大型復雜水電站群的優化規劃技術、流域梯級水電站群多目標聯合運行和優化調度技術、高效水力發電技術;風能開發利用方面,發展大規模風能利用的風場技術、大型海上風電技術、風力資源預測技術;太陽能開發利用方面,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關鍵技術、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方面,發展能源植物培育技術、生物質成型燃料技術、生物燃料生產關鍵技術和垃圾填埋氣、沼氣凈化與能源化利用技術。開展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制-儲-用一體化燃料電池發電集成示范。
董文娟表示,以風電為例,去年我國風電行業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目前我國已進入大規模開發利用階段,到2010年底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風電裝機大國。我們是風電大國,卻不是風電強國,“十二五”期間,國家會加大可再生能源科研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