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低碳城市建設中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森林碳匯的缺位。這是參加7月28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的森林碳匯論壇的專家學者們的共識。
這個論壇由北京林業大學和貴州省林業廳聯合舉辦。盡管它是2012生態文明貴陽會議的30多個論壇之一,但聚焦的卻是低碳社會中的根本問題。
據悉,今年的森林碳匯論壇的主題是“森林碳匯與低碳城市”。為了吸引更多的聽眾,論壇采取了高端專家與聽眾互動的形式。在北京林業大學校長、林業經濟學家宋維明教授的主持下,8位嘉賓從4個方面探討了森林碳匯與低碳城市的關系。一是森林碳匯的國際經驗、中國選擇與地方實踐,二是森林碳匯對實現低碳發展戰略目標的意義,三是中國林業碳匯交易市場前景與挑戰,四是公眾參與在森林碳匯行動中的作用。
為了寓教于樂、產生更好的傳播效果,論壇在形式上進行了創新。會場設置了承諾“森林碳匯”題詞簽名板,制作播放了《森林碳匯歷程》專題視頻,創作和現場演唱了《低碳之歌》,制作和發放了低碳書簽。令人眼前一亮的還有“低碳微博專題”,即時互動使會場在網絡上延伸。北京林業大學的學生們發出了《關注參與森林碳匯——青年行動倡議》,印發給全體與會代表。
為了豐富論壇內容,還現場發布了貴州省森林生態效益評估結果,對論壇內容起到了實證作用。剛剛完成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貴州省每年森林固碳達2458.18萬噸,固碳釋氧價值達857.23億元。這些數據形象、具體而有力地證明了森林碳匯的作用。
大學生志愿者們現場計算的結果,令與會者大吃一驚。經核算,每位與會者需至少種植一棵樹才能抵消參加本次會議產生的碳排放。
宋維明指出,森林在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具有多重效益且不可替代。保護森林和增加森林面積,是最為有效的、低成本的減排方式。我國在森林碳匯研究、實施林業碳匯項目、林業碳匯交易市場的形成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當務之急則是普及森林碳匯知識,樹立碳匯和減排同等重要的理念,使全社會對發展林業有應有的重視。
貴州省林業廳廳長金小麒,貴陽市副市長高衛東,中國低碳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秘書長陳建成,國家林業局森林城市評審專家張志強,國家林業局氣候談判專家王春峰,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碳匯辦公室主任王小平,中關村碳匯研究院副院長楊曉暉,中國林權交易所總裁王秀強等和與會者一起,就當前森林碳匯的焦點、冰點、熱點問題進行了闡述。
貴州省林業廳廳長金小麒說,森林碳匯論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富有實效。貴陽市副市長高衛東說,這個論壇在2012生態文明貴陽會議的30多個論壇中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