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過去十年我國的重點工程,無論從投資規模、地域跨度,還是惠及人口,西氣東輸工程都堪稱之最。西氣東輸一線和二線工程,累計投資超過2900億元,不僅是過去十年中投資最大的能源工程,而且是投資最大的基礎建設工程;一、二線工程干支線加上境外管線,長度達到15000多公里,這不僅是國內也是全世界距離最長的管道工程;西氣東輸工程穿越的地區包括新疆、甘肅、寧夏、陜西、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浙江、上海、江蘇、山東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惠及人口超過4億人,是惠及人口最多的基礎設施工程。
“西氣東輸作為一項偉大工程,現在展現給世人的還僅僅是開始,未來三線、四線、五線工程建成后,我們將能完整地看到橫貫祖國大江南北的這一能源大動脈的全貌,那時候我們就可以自豪地說,西氣東輸工程將是我們這一代人留給后人的一筆偉大的遺產。”國家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董事長蔣潔敏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激動地說。
天然氣成為生活必需品始于西氣東輸,以一、二線工程輸送的天然氣量計算,每年可以減少燃煤12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億噸
蔣潔敏說,他不久前去陜京三線調研,“感到責任重大。過去中石油保障的是油,現在保障的是油氣。和油不同,天然氣如今已經是老百姓最重要的民生資源,一刻都停不得。而天然氣成為老百姓生活必需品,就是始于西氣東輸。”
西氣東輸這個詞最早提出于上世紀90年代,那時候主要是為了配合西部大開發戰略。真正科學地規劃出一線二線,是最近十年的事情。
一線工程開工于2002年,竣工于2004年。二線工程開工于2009年,今年年底將修到香港,實現全線竣工。
“這些年,大家經常會聽到氣荒之說,每年到冬季,各地的天然氣就會緊張。但是,在十年前一線工程建設時,你知道我們面臨的兩大壓力是什么嗎?一是資源,二是市場。資源今天很好理解,中國總體是缺油少氣,所以建了管線,我們有沒有那么多氣可供?而市場,現在動不動就鬧氣荒的今天看來簡直就不是問題,但在十年前,這個壓力甚至超過資源的壓力。”
蔣潔敏繼續對記者解釋說:“因為天然氣非常特殊,由于不好儲存,因此要求采輸供一次完成。如果沒有終端用戶,整個工程就會有大問題。其實我國使用天然氣歷史很早,在北京用上天然氣之前,四川已經開始使用。但是由于不普及,對天然氣這一清潔高效方便的優質能源,大家認識不足。因此,在一線工程建設時期,沿線的幾個省,對到底能消納多少天然氣心里沒底。和后來二線工程建設時大家積極爭取供氣指標的情況不同,當時大家要天然氣的積極性并不高。”
蔣潔敏說:“單從民生角度,西氣東輸應該是過去十年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因為,在一、二線工程建成后,只有云南、福建、澳門和臺灣沒有用上天然氣,僅一、二線工程沿線,就有4億人用上了從西部和境外送來的天然氣,很少有工程能夠讓如此多的國民受益。”
天然氣進入千家萬戶不僅讓老百姓免去了燒煤、燒柴和換煤氣罐的麻煩,而且對改善環境質量意義重大。僅以一、二線工程每年輸送的天然氣量計算,就可以少燒燃煤12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億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26萬噸。
對我國冶金、機械、電子、裝備制造等工業的帶動力顯著,西二線管道沿線需要的400多萬噸鋼材全部實現了國產化
西氣東輸惠及民生今天已經很清楚,而西氣東輸對我國冶金、機械、電子、裝備制造等工業的帶動力同樣顯著。
“和一線建設時期我們的壓力來自資源和市場不同,在二線工程建設時期,我們爭論最多的是在技術路線上。”蔣潔敏說:“比如,一線工程我們采用的是X70鋼管,許多設備也是引進國外的。那么建設二線,我們能不能使用更先進的鋼管,能不能讓國產設備有更多的用武之地?一些同志認為,二線工程比一線更復雜,因為引進的是中亞天然氣,要建設境外的中亞管線,所以更不能出問題。既然一線用的鋼管經過了實踐檢驗,就應該繼續用,畢竟天然氣管線要質量第一,保險第一。但是更多的同志則認為,如果這樣一個偉大工程不能為國內上游制造業創造技術升級的機會,工程的意義就不圓滿。因此,最后工程建設領導小組果斷決定,二線除了繼續用一線的成熟設備和材料以外,也要大膽進行技術創新和技術升級,大膽使用國產設備。比如,在二線的中衛西北地區,果斷采用新型的X80鋼管。”
與X70鋼管比,X80鋼管管壁更薄而耐壓力更強,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但是,在2007年以前,國內在X80級鋼管的制造和應用上都是空白。中石油依托工程建設,組織系統內13家單位、600余人進行科技攻關,聯合國內九大主要鋼廠開展X80管線鋼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經過一年半的努力,終于全面突破了生產X80鋼板、鋼管的相關技術,西二線管道沿線需要的400多萬噸X80鋼材全部實現了國產化,大大提升了我國鋼鐵工業的技術水平。
“通過二線工程的建設我們深深體會到,作為國家投入數千億元的重點工程的建設者,把工程如期建好是我們的責任,同時通過工程帶動相關產業,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蔣潔敏說,“回想起我們當初的爭論,如果我們從保險起見,引進國外的先進材料和設備,這樣又省事又安全,但是那樣做就讓我們的上游產業失去了跨越式發展的機會,工程建設的意義就會打折扣。所以,我們堅持鼓勵國內企業自主創新,大膽使用國產設備,如今在二線工程中,除了個別關鍵設備,全部采用了國產材料和設備。”
目前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已經具備開工條件,今后還將陸續建成西南通道、東北通道等,從四面八方輸入油氣資源
蔣潔敏有個習慣,走到哪里都會隨身攜帶幾張特制的地圖。在接受專訪時,他再次給記者展開了他的寶貝地圖。
他指著這份密密麻麻地標著各種顏色線條的中國地圖說:“能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而能源安全中,油氣安全是重中之重。我國目前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了50%,天然氣也達到了28%。依靠海外資源滿足國內的油氣需求,不僅是我們目前的客觀現實,而且也是今后很長一個階段內都難以改變的現實。”
能源對外依存度過大會危及能源安全,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開發國內油氣資源,做到可持續發展就是能源領域的重大課題。
蔣潔敏說:“不能不考慮這些戰略問題。在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建設中,我們主要靠引進中亞的天然氣,盡量把我們的資源能夠合理高效開發,而不是過度開發,我們要盡量為子孫多留一份資源,這是其一。其二,在不得不利用國外資源時,我們也要認真研究如何利用才最安全、最可靠。我們在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之后,還規劃了三線、四線和五線工程。可以說,目前的一、二線只是我們四大能源戰略通道中的西北通道。今后我們還將陸續建成西南通道、東北通道,加上海上通道,我們就具備了四大能源通道,我們海外油氣資源從四面八方輸入,才是相對最安全的。所以,西氣東輸工程如果上升到國家能源安全角度,其通道的意義可能會超過工程本身。”
蔣潔敏指著中國地圖告訴記者:“目前,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已經具備開工條件;中緬油氣管道緬甸段已經接近完成,國內段也已開工建設;東北通道已建成中俄原油管道,每年可進口俄羅斯原油1500萬噸……它們將成為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