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孫扎根10月14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森林科學論壇上強調,森林問題是解決生態問題的關鍵。其不僅是重要而獨特的戰略資源,承載著潛力巨大的生態產業、可循環的林產工業、內容豐富的生物產業,還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儲庫。減少森林損毀、增加森林資源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
孫扎根說,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維護生態安全的保障,具有可再生性、多樣性、多功能性,對人類生存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森林可持續經營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
我國高度重視林業可持續發展,在全國范圍內深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森林分類經營,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完善森林采伐管理、木材流通監管、森林資源監督和監測制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探索不同地區、不同森林類型的森林撫育經營技術和管理模式,積極開展森林認證,現已初步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林情的森林可持續經營之路。
孫扎根表示,為繼續深入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國家林業局將重點加大林業科技攻關力度,提升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水平,建立健全森林可持續經營理論、技術和管理等科技支撐體系。并加強森林撫育經營,完善林業法制體系,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確保森林資源持續增長。
同時,還要加快造林綠化步伐,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和防沙治沙等重點生態工程,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健全林業財政補貼制度,增加公共財政對造林、營林和護林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