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國氣象科普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莊白羽攝影
10月26日,第四次全國氣象科普工作會議在京隆重召開。會議由中國氣象局、科技部、中國科協及中國氣象學會聯合舉辦。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徐延豪、科技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王宇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氣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許小峰主持并作工作報告,副局長宇如聰通報了第三批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名單。會上,鄭國光要求,繼續發揮氣象科普工作在公共氣象服務中的作用,提高氣象科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并逐步構建氣象科普社會化工作格局,提升氣象科普的能力和水平。
鄭國光強調,氣象科普工作是公共氣象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做好公共氣象服務工作、發揮公共氣象服務效益的重要環節。做好氣象科普工作也是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必然要求,是發展公共氣象服務、加強氣象防災減災的迫切需要。加強氣象科普工作還是氣象事業科學發展、實現氣象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形勢下,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全面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要求下,在防御和減輕自然災害影響、發揮公共氣象服務效益的背景下,進一步做好氣象科普工作責任重、意義大。
鄭國光要求抓好四方面工作,齊心協力,不斷開創新時期氣象科普工作的新局面:一是著力發揮氣象科普工作在公共氣象服務中的作用,立足于服務決策、服務生產、服務民生,圍繞公共氣象服務的需求,做好氣象科普工作。二是著力提高氣象科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豐富氣象科普內容,創新氣象科普形式,針對不同受眾,開展有針對性的氣象科普工作,努力使氣象科普進入千家萬戶。三是著力構建氣象科普社會化工作格局,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氣象科普。四是著力提升氣象科普的能力和水平,爭取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投入,加強對氣象科普基礎設施的建設,支持氣象科普產品的創作,以及氣象科普場館基地建設、氣象科普示范工程建設。
徐延豪說,氣象科學是人民群眾身邊的科學,群眾對它的需求正不斷增大。加強氣象科普工作是提高人們氣象防災減災意識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全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增強氣象科普工作可以提升人們有效運用氣象信息防御氣象災害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可以提高人們運用氣象信息處理實際生產生活的能力。徐延豪希望各地、各級科協組織與氣象部門進一步加強聯合協作,推動氣象科普工作再上新臺階,為提高我國公民科學素養,建設創新國家做出新貢獻。
王宇說,廣大氣象科技和氣象科普工作者潛心研究,勤于奉獻,推動了氣象科研和科普工作的發展。他希望繼續大力加強氣象科普能力建設;加大公民科學素質的養成,促進科普與教育、科技、文化等有機結合;大力開展氣象科普活動,適應經濟發展和公眾需求,注重發揮網絡技術和新媒體優勢,提升氣象科普服務功能;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努力培養新文化,廣泛宣傳我國氣象科學發展的成就,激發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氣象科學的樂趣。
許小峰回顧了氣象科普工作取得的成就及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他強調要堅持做好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科普工作,做好面向重點人群、針對性強的氣象科普,充分發揮大眾傳媒作用,并堅持科普教育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與資源共建共享并重,進一步提升氣象科普工作水平和服務能力。同時,要進一步加強氣象科普工作的組織保障,加強組織領導、頂層設計和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及健全穩定、多渠道的投入機制,促進氣象科普可持續發展。
會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協、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浙江省氣象局、青海省氣象局、中國氣象學會秘書處還將就氣象科普工作經驗進行交流發言。
各省(區、市)科技廳(委)、氣象局、科協,中國氣象局各內設機構、各直屬單位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等單位的負責同志以及中國氣象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部分在京委員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還邀請了中組部、中宣部、全國政協辦公廳、國務院應急辦、教育部、財政部、環保部、農業部、衛生部等部門的代表以及中央媒體代表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