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發展中如影隨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資源環境約束問題,中國開始尋求經濟發展模式的全面轉型,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進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化”?!笆濉币巹澗V要則進一步明確,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加快建設城市社區和鄉村回收站點、分揀中心、集散市場“三位一體”的回收網絡,推進再生資源規模化利用。加快完善再制造舊件回收體系,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
我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工作自2006年啟動以來,取得了積極成效,涵蓋回收、運輸、處理、利用等環節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正在逐步形成。再生資源回收作為一項利國利民的工作,已經成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在全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前景可觀
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藏。
再生資源回收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將廢棄商品有效、及時地回收,才能形成“資源-產品-廢棄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發展模式,真正實現資源的有效循環??梢哉f,再生資源回收工作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循環經濟發展的成敗。
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廢塑料的回收率僅為24%,而每回收利用1噸廢塑料,就可獲得0.85噸塑料原料,相當于節約3噸石油;對廢鋁的回收利用,我國只能達到7次至10次循環,而日本可達21次循環。
我國大力發展再生資源產業具有后發優勢。以家電業為例,我國目前的家電產品保有量巨大,僅電視機、冰箱、洗衣機就分別達3.5億臺、1.3億臺和1.7億臺。近年來,我國每年至少有1500萬臺家電、500萬臺電腦和上千萬部手機進入淘汰期,相當于一座蘊藏量大、品位高的礦山。目前,我國從廢棄電器中提取銅、錫等以及從廢棄電池中提取汞、錳、鎘、鉛、鋅等再生金屬的技術已比較成熟,相應的商業化利用前景也很廣闊。
“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進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化”,并把“廢舊商品回收體系示范”作為七項重點工程之一,規劃在今后五年,建設80個網點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回收方式多元、重點品種回收率高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示范城市。
將再生資源回收工作列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這在我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彰顯出這項工作對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此外,國務院于2010年印發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把回收行業列為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部分,這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再生資源回收工作的重視,也體現了再生資源回收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成效初顯
近年來,在國務院有關部門、各試點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全國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各有關協會和企業的積極工作,我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規模明顯擴大,回收總量和回收率逐步攀升,對國民經濟貢獻度進一步提高。
統計顯示,2011年,國內廢舊商品回收總量約1.65億噸,同比增長10.6%,各類回收企業10萬多家,從業人員約1800萬人。
目前,社會各界對于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重視程度普遍提高,其行業地位日益凸顯,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正在成為地方經濟極具潛力的新興產業
自2006年起,商務部先后開展了三批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共確定90個試點城市。2009年至2011年,商務部會同財政部,連續三年安排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試點城市和區域性回收利用基地項目。截至2011年底,共計支持52個城市建設了41309個回收網點、226個分揀中心、37個集散市場建設;同時支持了91個區域性大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基地。2012年,商務部、財政部又支持第三批24個試點城市和12個省開展區域性大型回收利用基地建設。
在中央資金及地方配套資金的支持下,在各地政府的推動下,龍頭企業積極參與體系建設,目前試點城市已初步探索形成了社區回收網點、分揀加工中心、集散市場或區域性基地“三位一體”的回收發展模式。試點城市再生資源的回收率由原來的40%提高到70%左右。
此外,相關規劃和法規也在不斷完善。各地在試點過程中,按照商務部部署,認真編制發展規劃和試點實施方案,明確了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完善了政策保障措施,對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行業的快速發展中,涌現了一批龍頭企業,帶動行業較快發展。在回收體系建設過程中,各地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帶動了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一批公司治理結構規范、資本充足、采取連鎖經營等現代發展模式的回收企業脫穎而出,促進了行業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一些大型企業營業額已突破百億元,形成了品牌效應;此外,在龍頭企業帶動下,傳統的再生資源回收、分揀、處理工藝得到快速提升,一些處理加工技術和裝備已達世界先進水平。
近年來推出的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作為一項擴大消費需求、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的重大政策措施,推動了再生資源回收行業上下游產業融合發展。截至政策終止,全國共銷售五大類新家電9298萬臺,回收五類廢家電9474萬臺,拆解處理8082萬臺,拉動直接消費3442億元,回收利用廢家電中的鋼鐵、有色金屬、塑料等資源約119萬噸。同時該項政策還在擴大就業、增加稅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持續加力
“十二五”期間是我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工作的關鍵時期?!笆濉币巹澗V要提出,到“十二五”期末,要初步建立擁有現代回收方式、先進的技術設備、完善的回收網絡、良好的分揀與處理、規范化管理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全國主要品種再生資源回收率達到70%以上。
記者從商務部了解到,近期全國商務各級部門將開展一系列工作,以確保上述目標的實現。
各級商務部門將在地方政府統一領導下,與有關部門積極協調配合,推動將再生資源回收作為政府工作職能的一個重要部分,明確專門機構和人員,建立部門協調機制和工作考核評價體系,明確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同時,積極推動制定當地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規劃,抓好一批重點工程和示范工程。
在構建回收體系,完善回收網絡方面,相關部門將在進一步完善城市回收體系的基礎上,逐步向有條件的農村地區推開,實現回收網絡的全面覆蓋和合理布局,使試點城市90%以上回收人員納入規范化管理,90%以上的社區設立規范的回收站點,90%以上的再生資源進入指定市場進行規范化的交易和集中處理,并進一步暢通回收渠道。
此外,提升分揀、處理與利用水平,建設一批示范產業園區;抓好項目建設,保證資金使用效果;完善法規政策體系,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加強行業標準和統計制度建設;強化宣傳教育;支持培育龍頭企業,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等工作都將得到進一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