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時間12月5日下午,聯合國氣候大會多哈會議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同志在多哈卡塔爾國家會議中心中國代表團辦公室,接受中外媒體聯合采訪。解振華副主任就多哈會議談判進展、面臨的主要障礙、中方對會議成果的期待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關于多哈會議談判進展,解振華同志表示,公約、京都議定書、德班平臺三個工作組的談判是此次多哈會議的主要任務。目前,通過各方共同努力,三個工作組的談判案文中選項相比會議前期已明顯減少,談判取得一定進展,但仍存在明顯分歧,包括資金問題、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問題,公約工作組如何對未決問題進行適當安排的問題等。針對三個工作組談判中存在的分歧,各國部長將從政治層面進行磋商,尋求解決辦法。
關于中方對多哈會議談判成果的期待,解振華同志表示,議定書工作組談判應確定可批準的、有力度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執行。公約工作組談判在減緩、適應、資金、技術轉讓、透明度等系列問題上都能夠落實巴厘路線圖和德班會議一攬子決定,并取得實效。對于公約工作組下其他未決問題,要在適當機制下繼續討論。德班平臺工作組談判應按照德班會議決定明確基本概念和原則,為明年進入實質性談判奠定基礎,并對2013年需要解決哪些問題作出明確安排,對到2015年的談判進程作出大體安排。針對三個工作組談判中的分歧,中方已與歐盟、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非洲集團、小島嶼國家、最不發達國家等各主要利益方部長進行了磋商,與各方增信釋疑,尋求共識。希望各方在各自立場上作出妥協,求大同、存小異,達成諒解和共識,推動會議最終達成平衡成果,中方愿意采取靈活開放的態度,為達成會議成果做出自己的貢獻。
關于中期資金問題,解振華同志表示,資金是多哈談判最關鍵的問題之一,也是發展中國家最關心的問題,發展中國家要提高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獲得技術轉讓、開展減緩行動,都離不開資金支持,解決資金可為解決公約工作組下其他問題奠定基礎。“77國集團+中國”在多哈會議提出發達國家2013—2015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600億美元中期資金支持的要求是合理的。哥本哈根會議要求發達國家到2020年向發展中國家每年提供1000億美金的長期資金支持。考慮到目前發達國家出現經濟困難,難以馬上承諾2020年長期資金的出資數額,但應對中期資金作出具體承諾,以增加各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不少發達國家在雙邊磋商中透露已做好中期資金出資準備,希望這些國家在多哈會議期間作出明確出資表態,推動會議達成積極成果,希望未作準備的國家也盡快安排出資,建立政治互信,進一步推動談判進程。
關于多哈會議談判中存在分歧的知識產權、公平等問題,解振華同志表示,知識產權是在討論技術轉讓與合作時必然引出的話題。有的發達國家以知識產權問題為借口,不愿開展技術轉讓。要努力建立既能夠保護知識產權又能夠促進技術合作的機制或規則,以順利開展氣候變化領域的技術轉讓與合作。關于公平問題,解振華表示,有的國家不愿意討論公平問題,但既然要通過談判確定全球的長期減排目標,就必然涉及如何公平合理分擔責任的問題,涉及公平獲得發展空間的問題,對公平問題的討論無法回避。
關于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對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解振華同志表示,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增加了新的動力,提供了政治保障。中國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在此過程中,不僅要確保我國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實現,還將進一步強化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可以預見,在保護全球生態安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中國一定會做出突出的貢獻。建設美麗中國目標的提出,將深刻影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將出現顯著調整,經濟發展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會發生很大改變,中國實現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也將更加綠色化、循環化、低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