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網站3月21日消息,“2017年全國發展改革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日前在北京召開。對于今年的工作,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指出,推動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及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市場管理體制,確保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順利啟動。
歐盟敲定碳排最后期限
國際海事組織(IMO)數據顯示,2012年航運業二氧化碳排放量達7.96億噸,約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2%。IMO研究報告同時指出,如果航運業對碳排放不加以控制,2050年航運業碳排放仍面臨50%~250%的增長。近年來IMO、歐盟等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船舶碳排放的措施。
全球范圍內,歐盟是率先推進歐盟二氧化碳排放監測、報告、核查機制(MRV機制),以期加快IMO談判進程,促進全球綠色航運建設。歐洲海港組織認為,IMO應更加努力,提出初步的減排目標,并在2023年前引入必要的目標和措施,以放緩二氧化碳排放曲線。如果到時仍沒能達到預期,歐盟將不得不自行出臺和實施措施,歐洲議會投票支持從2023年起將船舶二氧化碳排放納入歐盟排放交易計劃及設立海事氣候基金。
由于全球性變暖,港口、沿海城市成為極端天氣條件中最脆弱的地區。目前航運業的低碳發展具有相對獨特的模式,主要體現在技術方面的船舶設計和推進設備更新等,以及運營層面的船舶大型化。
中國對船舶碳排放的管理目前還處于啟動階段,船舶排放控制區已于年初建立,中國船級社探索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船舶碳排放核查技術規范,但目前尚未有實際成果。
中國碳經濟有望啟動
減少碳排放關乎國計民生,但很難完全通過自愿機制實現,因此基于市場的經濟減排措施成為國際上減少碳排放的共同選擇,也因此“碳交易”得以成為一種金融產品。
2015年1月,《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實施,并在多座城市試行碳交易機制。據統計,自2011年北京、天津、上海等七省市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以來,迄今已累計納入控制排放企業近2000家,累計成交約2500萬噸二氧化碳,成交金額約8.5億元。
“2017年全國發展改革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今年的工作重點還包括,推動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規劃實施,抓好《“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貫徹落實,組織研究中國2030年碳排放達峰實施方案,著手研究2050年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戰略。
而更重要的是,啟動運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則被普遍認為碳排放交易即將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有利于倒逼產業減碳升級,將給碳排放治理企業帶來市場空間,同時對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機構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