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一場主題為“極致科技?可靠動力”的超級發布會在氫能行業三大主流平臺重磅直播。這是長城控股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歷時5年打造的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核心關鍵零部件產品“聯合艦隊”出征儀式。此次發布會上,未勢能源發布了包括可搭載乘用車的95kW燃料電池發動機、最大可拓展至150kW的平臺化燃料電池堆及70MPa高壓儲氫瓶閥及減壓閥等核心產品。這三大系列,前兩者關乎燃料電池動力的核心,后者關乎安全的核心。
美國加州作為全球最具示范效應的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市場,已成功在AB8、EO B-48-18以及CaFCP Vision三大目標指引下部署43座加氫站和8,573輛氫燃料電池汽車。但近兩年,加州的燃料電池汽車及加氫站部署速度大幅放緩,尤其疊加COVID-19疫情影響,今年建成64座站和部署1.8萬輛燃料電池汽車幾無可能。為此,加州啟動了GFO-19-602計劃擬資助1.15億美元加快加氫網絡部署。年度總覽目前,加州在運加氫站共有42座,在建加氫站15座,支撐著8,573輛燃料電池汽車...
8月3日-7日,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以下簡稱低碳院)開發的35MPa加氫機接受國際知名認證機構TUV南德的相關測試。9月9日,正式順利獲得該機構的官方認證。圖為低碳院35MPa加氫機及相關認證報告此次測試包括儲氫系統體積測量、升壓速率設定、升壓速率控制精確度、非通訊完整加注程序、壓力公差范圍等21項測試,結果表明低碳院35MPa加氫機符合《SAE J2601-2016 Fueling Protocols for Light Duty Gaseous Hydrogen Surface Veh
近期,大連市首臺自主研發制造的CA6109URFCEV31海豚精靈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在金普新區一汽客車(大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大客)正式下線。據了解,該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與傳統車相比,具有無污染零排放(排放物是水)、噪聲低、操作簡便等特點。與純電動公交車相比,平均補充氫燃料時間為10~15分鐘,比純電動車充電時間縮短了60%~70%,同等車型續駛里程提高了50%。與此同時,氫燃料可實現-40℃存儲和-30℃的低溫啟動要求,在滿足城市公交使用工況及...
通用汽車將持有尼古拉11%的股權,并將負責設計和制造尼古拉的獾皮卡,其動力將由氫燃料電池或鋰電池驅動。獾預計將于2022年底投產。尼古拉創始人兼執行主席特雷弗·米爾頓(Trevor Milton)在一份聲明中說:通過合作,我們獲得了所有項目需要的零部件,通用汽車的Ultium電池技術和一個數十億美元的燃料電池項目即將投產。尼古拉幾乎在轉瞬間得到了通用汽車幾十年積累下來的供應商和制造知識、為電動汽車的推進所進行的驗證和生產測試,以及世界級...
9月2日,浙江浙能智慧能源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產業園公司)攜手PGO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研究院(以下簡稱PGO)舉行了氫能項目對接會,來自制氫、儲氫、加氫、氫燃料電池等氫能產業領域的9個優質項目參加了路演。浙能集團氫能技術引進和應用辦公室(以下簡稱氫能辦公室)、浙能股權投資基金公司(以下簡稱股權投資基金)、產業園公司負責人介紹了集團氫能產業發展規劃、集團科技孵化基金及綠色科創投資基金基本情況、浙能產業園基本情況...
隨著國家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大力支持,氫能源成為各地產業布局的新亮點。近日,天津舉辦氫能產業撮合對接會,企業紛紛表達投資擴產意向。記者了解到,天津市氫能產業鏈雛形已基本形成,業內普遍看好氫能產業發展前景,致力于在津打造氫能產業聚集區。
氫燃料電池車商業化步伐正不斷提速。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被認為是實現車輛“零排放”的重要解決方案,成為未來產業競爭新的制高點之一。隨著技術的快速進步及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相關企業正加快布局氫燃料電池領域,產業鏈國產化進程不斷加快,整個產業處于上行通道。
今年7月24日,中日(上海)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在臨港新片區掛牌,作為全國僅有的6個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之一,未來將建設一個以氫能產業為重點的新能源產業集群。而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臨港新片區把做好政策集成創新試點、為全國氫能產業打造可推廣的“臨港模式”作為未來發展使命和目標。
由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國際電池與儲能聯盟、全球儲能聯盟、國際氫能協會(邀請中)、EUPVSEC、ETA-Florence聯合組織,上海市經濟團體聯合會(SFEO)、上海科學技術交流中心(SSTEC)、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CRES)和上海新能源行業協會(SNEIA)牽頭主辦的“第三屆(2021)國際儲能和氫能及燃料電池工程技術大會暨展覽會”(簡稱“國際儲能和氫能兩會”)將于2021年6月3-5日在中國?上海隆重舉行。同期舉辦“SNEC第十五屆(2021)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暨論壇”。
近日,美國馬薩諸塞州(Nuvera總部所在地)與其他14個州以及哥倫比亞特區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以增加零排放中型和重型汽車(MHDVs)的市場。該諒解備忘錄設定了到2050年實現100%零排放汽車銷售的目標,并旨在通過推廣零排放技術,包括電動汽車(B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實現交通行業的電氣化。
“給予氫燃料電池叉車7000元/千瓦的購置補貼,按租金的60%給予租賃補貼。”——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日前發布《關于扶持氫能產業發展若干政策》,聚焦燃料電池叉車推廣應用,成為國內首個給予燃料電池叉車補貼并建設示范項目的地區。
昨日,遼寧大連市首臺自主研發制造的CA6109URFCEV31“海豚精靈”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在金普新區一汽客車(大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大客”)正式下線,標志著一汽大客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產品進入批產新階段。
其實,不僅是汽車行業,能源行業和資本市場都普遍看好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前景。目前,國內各大整車企業、傳統能源企業都陸續布局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計劃。上海氫楓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沛軍不由感慨:“氫燃料電池汽車這個產業真的值得一做。”
近期,廣東造船工程學會、中國船級社(CCS)武漢規范研究所和上海組合港等機構紛紛組織氫能船舶應用研討會,再一次將“氫能船舶”這一應用場景引發行業熱議。
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固定式發電、便攜式發電和交通運輸發電等。我國目前對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最為關注。中國的燃料電池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在航天事業的推動下,中國燃料電池的研究曾呈現出第一次高潮,期間多項技術獲得突破。到90年代中期,由于國家科技部與中科院將燃料電池技術列入“九五”科技攻關計劃,推動了中國進入了燃料電池研究的第二個高潮,隨后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將發展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列為重點任務,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加大了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