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已進入化石能源與新能源并存的能源結構新時期,近年來,我市把氫能作為能源革命的突破口之一,大力發展氫能等新能源產業。在我市高新區,一座總投資20.5億元的氫能產業園已經拔地而起,未來這里將形成以氫能產業為特色的生態集群,有效帶動我市的產業結構升級。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汽車制造商都生產了氫動力卡車的原型或概念模型,但現代汽車已成為首家實現批量生產的公司。據報道,現代汽車集團周一表示,已開始批量生產氫動力電動卡車。出口到瑞士的前10輛氫燃料電動卡車已經運出。
丁世均表示,韓政府于6月成立了“綠色氫能海外事業團”,重點發掘建立氫燃料海外供應鏈具體項目,并積極參加產業相關全球多邊會議,確保韓在氫燃料經濟方面的領導地位。在下一階段,韓將同時推動發展再生能源產業和氫能產業協同發展,并將新萬金作為韓綠色氫能核心發展中心,推動建設以可再生能源及綠色氫能為主要能源的綠色產業集群,加強合作合作,建立全球綠色氫能供應網。
氫能以其清潔、零排放、高熱量等自身優勢,作為“能源”正在獲得業界的認可。過去幾年間,中國上下掀起了一股氫能熱,數十個地方政府出臺了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規劃。
韓國政府和現代汽車合作生產的韓國首款出口用氫能貨車6日運往瑞士。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在與瑞士簽署的1600輛氫能貨車出口合同中,首批10輛氫能貨車6日運往瑞士,載運這批車輛的貨船當天從光陽港起航。
近期,多家公司披露了燃料電池相關項目的新進度:新研氫能年產1000臺(套)金屬板燃料電池電堆自動化生產線投入生產;賽藍得氫能年產2000套氫燃料電池電堆產業化項目備案;未來氫能150萬平方米/年燃料電池膜及配套化學品產業化項目竣工。
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是標準的政策驅動型產業,產業政策的一舉一動都將牽動產業神經。6月10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姜廣智通過視頻介紹《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相關情況,針對在氫能和燃料電池領域,《方案》明確提出三項重點任務和三個產業切入方向: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當地時間周三德國內閣通過了一項國家級氫能戰略。目的是在未來幾年逐步淘汰煤炭以及核能發電的情況下,利用氫能推動經濟脫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6月8日電 為了在中國普及氫燃料電池車(FCEV),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豐田汽車公司等六家公司于6月5日簽署合營合同,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
2020世界環境日之際,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再按下快進鍵。一直居于行業領先地位的豐田汽車,聯合中國一汽、東風公司、廣汽、北汽、億華通等五家公司,共同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加快氫燃料電池車(FCEV)在華研發、落地和普及。
氫能產業的發展,正迎來政策性利好。在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主要任務中,首次提出要制定國家氫能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氫能以其清潔、零排放、高熱量等自身優勢,作為“能源”正在獲得業界的認可。過去幾年間,中國上下掀起了一股氫能熱,數十個地方政府出臺了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規劃。
6月1日,2020年濰坊創建氫能示范城市暨濰柴15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運營儀式舉行。15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放濰坊,這是繼2019年首批投放50輛后,濰柴又一次在濰坊大規模投放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為濰坊創建氫能示范城市注入了綠色“新動力”。
雖然我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已進入商業化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部分關鍵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存在許多不足,需要國家統籌謀劃等多方面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5月25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稱“中汽中心”)投資的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車檢驗中心(天津)建設項目,在天津市東麗經開區氫能產業園正式啟動。該項目總投資約19.9億元,規劃建設燃料電池、動力電池、電驅動總成、電磁兼容、新能源整車等20余棟綜合試驗樓,以及能源中心、供氫中心等基礎設施。項目將建設成為國內新能源整車領域規模最大、測試能力覆蓋最全的研發驗證和測試基地
5月20日,霍尼韋爾宣布,北京海珀爾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海珀爾)將采用霍尼韋爾UOP先進技術為氫燃料電池供應高純度氫氣。
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固定式發電、便攜式發電和交通運輸發電等。我國目前對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最為關注。中國的燃料電池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在航天事業的推動下,中國燃料電池的研究曾呈現出第一次高潮,期間多項技術獲得突破。到90年代中期,由于國家科技部與中科院將燃料電池技術列入“九五”科技攻關計劃,推動了中國進入了燃料電池研究的第二個高潮,隨后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將發展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列為重點任務,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加大了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