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能減排的政策倒逼和成本逐步降低的背景下,國內氫能重卡在核心部件燃料電池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氫能重卡的商用將在2020年打開新局面。
由于氫的來源幾乎是無限的,支持者聲稱氫燃料電池汽車最終可能會加速淘汰傳統電池動力汽車,而最近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不少電池工廠的停工讓電動汽車的供應鏈出現問題,這不禁讓人遐想這種趨勢是否會提前到來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獲悉,該中心孵化的一家企業成功建設了一條利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并于近日投產運行,產品正式供應國內鎳氫動力電池企業。
巴拉德動力系統近日宣布收到總部位于波蘭博勒喬沃的歐洲領先公交車和無軌電車制造商Solaris Bus & Coach S.A.的采購訂單,訂單合計購買20個巴拉德最新的70千瓦重型燃料電池模組FCmove-HD。
近日,我國高科技創新企業在燃料電池車的“心臟”――電堆領域取得關鍵突破,成功解決了電堆壽命這一行業難題,發布了其自主研發的第一代車用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電堆產品。
4月19日,由東風公司自主開發的燃料電池中功率級電堆(H2Core-50),在上海零下20℃無輔助熱源條件下成功啟動。這標志著東風成功攻克了燃料電堆無輔助熱源快速冷啟動技術難題,自主掌握了燃料電池電堆冷啟動設計和啟動策略,為燃料電池商業化應用奠定了基礎,將助推東風公司和汽車行業燃料電池技術發展邁上新臺階。
為促進氫能產業加快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近日,據寧夏日報報道,自治區政府第6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培育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近日,雅安市經信局總經濟師湯啟君、副調研員季濤一行赴經開區四川新筑通工汽車有限公司調研氫燃料公交車生產工作開展情況。
近日,天津臨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承擔的上海巖谷有限公司氫燃料電池車輛測試項目已成功完成車輛加氫測試任務,并提供配套加氫設施支持。
4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戴姆勒旗下的梅賽德斯-奔馳將終止開發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計劃,并將停止生產其目前唯一的燃料電池車型GLC F-CELL。
在未來科學城東區一期10平方公里的“能源谷”核心區,目前14家央企及下屬108家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相關在建項目也已復工。作為“能源谷”重點產業項目,未來氫谷燃料電池發動機試驗中心項目已于近日復工,目前,廠房外立面裝修改造基本完工,正在鋪設內部管線。
德爾股份從氫燃料電池、氫燃料加注設備和氫氣傳感器三方面布局氫能產業。
美錦能源在自主研發生產氫燃料電池的路上又邁了一步。近日,美錦能源發布了“關于全資子公司投資建設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氫燃料商用車零部件生產項目的公告”。
4月20日上午,上海捷氫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嵐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根據協議,雙方將積極響應國家氫能發展戰略,共享資源、攜手共進,進一步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其中,嵐澤能源發揮其在全球先進的創新資源和廣泛的國際合作網絡的優勢,捷氫科技發揮其在燃料電池技術及應用上的優勢,雙方將針對氫能產業業務進行深入合作。
4月16日,洲際油氣發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 股股票預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3.6億元,將投向電池技術國際科創中心項目等新能源項目。在這則公告中,洲際油氣也透露了公司在氫能領域布局的最新進展。
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固定式發電、便攜式發電和交通運輸發電等。我國目前對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最為關注。中國的燃料電池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在航天事業的推動下,中國燃料電池的研究曾呈現出第一次高潮,期間多項技術獲得突破。到90年代中期,由于國家科技部與中科院將燃料電池技術列入“九五”科技攻關計劃,推動了中國進入了燃料電池研究的第二個高潮,隨后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將發展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列為重點任務,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加大了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