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dreneAa自豪地展示了其新型的空氣動力學快速渡輪設計:AERO。Br?dreneAa以其高端碳纖維快速渡輪而聞名,與傳統船只相比,它可以減少多達40%的燃料消耗。憑借其開創性的“Aero”理念,進一步提高了效率和設計。Aero預計將進一步減少10%的能耗。對環境有利,對運營成本也有利。
南非礦業委員會(Minerals Council South Africa)首席執行官Roger Baxter稱,南非應該引領全球推動鉑基燃料的氫能經濟。在省級和國家級層面的南非政府需要認識到,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鉑金驅動的經濟的好處。
《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稱,預計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能源體系中的占比約為10%,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年經濟產值超過10萬億元。
近日,日本鐵道綜合技術研究所發表聲明稱,已完成接近實用狀態的燃料電池混合試驗電車“R291”開發工作。該列車通過搭載小型化、高性能化的設備來確保室內空間,同時將功率設為1.5倍,提高了起動加速度。
中國國際氫燃料汽車大會2019第六屆中國國際氫燃料汽車大會2019年度中國氫燃料汽車行業創新力企業評選【大會背景】近年來,國家《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都將氫能發展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列為重點發展方向。經過多年積累,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初具產業化條件,目前已經初步掌握氫燃料電池堆及其關鍵材料、動力系統、整車集成和氫能基...
燃料電池是近年來熱門的新能源之一,尤其是氫燃料電池,燃燒后的產物只有水,非常清潔,我國也在攻堅大功率氫燃料技術。近日,億華通宣布其研發的大功率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獲得國家驗收,功率可達100KW。
“90后”云浮,作為廣東最年輕的地級市,近年來奮起直追,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目前,云浮不僅石材等傳統支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氫能裝備等新興產業也取得明顯的成績,截至今年6月,已有24家氫能燃料電池上下游產業項目落戶云浮,總投資50多億元。
德國和中國的氫和燃料電池前景,氫作為能源載體和重型燃料電池卡車的商業化,這些只是在德國f-cell會議上討論的部分話題。超過500名氫能和燃料電池領域的成員聚集在德國斯圖加特19世紀豪斯·德·維爾茨霍夫大酒店,討論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的未來。
雖然目前車市仍以傳統汽車為主,但未來的趨勢必將是以新能源汽車為主,持續穩定地加大新能源汽車業務比例才能使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實現健康過渡。各大車企陸續發布了2019年半年報。不難發現,上半年國內大部分車企業績均不太樂觀,呈現營收與利潤雙下滑的態勢。
圍繞著韓國仁川氫燃料電池發電廠的建設問題,附近居民和業主之間的矛盾分歧越來越大。該項目是仁川市、仁川市東區、韓國水力原子能、斗山、仁川綜合能源公司于2017年6月簽訂協議后,實施推進的。因發電廠200米距離內有居民小區,附近居民一直以存在安全風險為由主張廢止該項目。相關方面從今年4月開始就針對發電廠建設問題通過懇談會、說明會等形式進行協商,但一直未達成一致。
“開始發車!”9月2日下午約3時,隨著發車號令的響起,全國首輛氫能源有軌電車——高明現代有軌電車示范線列車從車輛基地緩緩駛出,開始動車調試。該輛有軌電車已經從佛山中車基地運輸到荷富路項目正線上,為確保列車運輸安全,車內加注了氮氣。
豐田汽車公司將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殘奧會提供氫燃料電池化車作為賽事用車,并以此為契機向全球普及以氫為燃料,二氧化碳(CO2)“零排放”的“終極環保車(FCEV(參數|圖片))”。
除了研發膜電極及催化劑外,科力遠開始涉足燃料電池驅動系統。近日,科力遠(600478)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99億元,同比增長16.9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3億元。科力遠在半年報中提到,報告期內,湖南省新材料產業協會在長沙組織召開了由科力遠旗下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完成的高功率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及其關鍵材料的制備技術項目研究成果評價會。評價委員會一致認為:高功率質子交換...
SNEC 2nd (2020) International Energy Storage and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2019年8月26日,現代汽車集團宣布現代氫能世界(Hyundai Hydrogen World)開幕——一個致力于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相關技術和能源知識的展廳 - 并為世界可持續交通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現代氫能世界位于上海世紀廣場中心,從8月26日至9月8日向公眾開放。這是一個占地406平方米的橢圓形場館,讓參觀者看到、體驗和理解未來全球氫社會如何以安全、環保、高效的能源來運作。
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固定式發電、便攜式發電和交通運輸發電等。我國目前對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最為關注。中國的燃料電池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在航天事業的推動下,中國燃料電池的研究曾呈現出第一次高潮,期間多項技術獲得突破。到90年代中期,由于國家科技部與中科院將燃料電池技術列入“九五”科技攻關計劃,推動了中國進入了燃料電池研究的第二個高潮,隨后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將發展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列為重點任務,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加大了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