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碳資源小分子與氫能利用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孫劍、研究員葛慶杰團隊在CO2加氫合成高附加值化學品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Na-S協同改性鐵催化劑,實現了CO2催化加氫直接合成高碳醇。
在充電盛行的時代,誰能想到,裝上2個小巧的氫氣罐,電動自行車就能夠行駛120公里。氫氣用完也不用擔心,街頭巷尾的便利店就能購買更換。就算氫氣罐破損也沒有危險,罐子里倒出來的全是合金粉末……
7月28日,佛燃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南莊制氫加氫加氣一體化站正式啟動試運行,標志著佛山市進一步緩解氫源短缺現狀,降低氫源對外依存度,推動佛山氫能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該一體化站是佛燃能源圍繞“能源+科技,奔向碳中和”發展主題打造的國內首個站內天然氣制氫加氫一體站,于去年12月開工建設,采用撬裝式天然氣制氫裝備。
據報道,九州工業大學橫野照尚教授等研發出能在常溫常壓下利用太陽光使水和氧氣高效生成過氧化氫(H2O2)的光催化劑。由于H2O2能作為下一代燃料電池的燃料且便于運輸,有望取代氫氣成為新的能源載體,所以該研究備受關注。
2021年6月7日,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姆宣布啟動“能源地球計劃”,加快在未來十年內在更豐富、更經濟和更可靠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方面實現突破。首個“能源地球計劃-氫能計劃”尋求在十年內將清潔氫的成本降低80%,至1美元/千克。實現這些目標將有助于美國應對氣候危機,并更快地實現拜登政府到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的目標,同時創造高薪工作崗位,并推動經濟增長。
“以每小時6萬標準立方米尾氣提氫變壓吸附裝置為例,若采用原有技術及吸附劑產品,氫氣回收率約84%。而采用新技術后的裝置,最終氫氣回收率將達到90.4%。”5月29日,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相關負責人粗略算了一筆賬,按天然氣制氫折算,泉州石化二期煉化項目采用新升級的變壓吸附裝置每年將減少1.7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固態儲氫相對于高壓氣態和液態儲氫,具有體積儲氫密度高、工作壓力低、安全性能好等優勢。固態儲氫是未來高密度儲存和氫能安全利用的發展方向。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劉健團隊與大連理工大學研究員周思,聯合天津大學教授梁驥團隊,通過單原子催化劑改性碳載體的策略,增強載體與其上負載金屬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構筑了鈷單原子催化劑摻雜碳載金屬釕(Ru)納米反應器,實現了電催化析氫反應中綠氫的高效制備,為碳載金屬納米催化劑性能的調控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可再生能源發展需要不斷創新發展模式,與其他產業進行融合發展和多元化開發利用,特別是交通行業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5月12日,在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舉行的交通能源轉型產業研討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建議,加快新能源和交通等融合發展項目的推廣應用,探索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制氫的利用。
“液態陽光”是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電解水生產“綠色”氫能、并將二氧化碳加氫轉化為“綠色”甲醇等液體燃料,被形象地稱為“液態陽光”。
能源,不僅是現代工業的血液,也是正常生活得以維持的基石。千百年來,人類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維系,目前也是如此。但化石能源總有耗盡的一天。那么,什么可以接替化石,未來能夠為人類提供清潔、可持續的能源
OMNI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Inc. (OMNI CT)今天宣布首次出售其前開創性的廢物制氫產品。由慈善人士Chris Larsen和Lyna Lam資助的 Larsen and Lam Climate Initiative基金會已承諾提供3,500萬美元資金,用于將這項開創性的技術投入生產以應對氣候變化。OMNI CT投產的第一家商業工廠將利用未經分類、不可回收的城市固體廢物(MSW)在加州生產負碳氫,這些固體廢物目前在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
近年來,“氫能”作為一種零污染的高效能源,正逐漸被應用于我們的生活中。能源央企紛紛入局十萬億級氫能產業,氫能源為什么受到如此青睞?央企在氫能產業中扮演什么角色?今天,小編帶您走近氫能源世界。
這家國有公司希望在2024年從Jafurah啟動天然氣生產,到2036年達到22億立方英尺/天的天然氣銷售,并包含每天4.25億立方英尺的乙烷產量。但是,沙特阿美現在宣布,不再將這些天然氣以液化天然氣的形式出口,而是將其用于制造更清潔的燃料——藍氫。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沙特阿美首席執行官告訴投資者,沙特阿美轉而發展氫氣。
氫氣與傳統的化石燃料不同,它不能經過長時間的聚集而天然地存在,必須通過一定方法才能將它制備出來。制備氫氣的方法很多,傳統的制氫方法主要有電解水制氫、化石燃料重整制氫和工業副產氫氣等,新的制氫方法主要有生物質制氫、光催化制氫等。